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辩诉交易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11-12页 |
(一) 我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牡丹江市孟某故意伤害案 | 第11-12页 |
(二) 陕西周正龙诈骗案 | 第12页 |
二、 争议归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辩诉交易问题的展开 | 第13-23页 |
一、 辩诉交易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3-14页 |
二、 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相关制度的辨析 | 第14-16页 |
(一) 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 | 第14-15页 |
(二) 辩诉交易与被害人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简易审 | 第15-16页 |
三、 辩诉交易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一) 辩诉交易与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16-17页 |
(二) 辩诉交易与公诉权 | 第17-18页 |
(三) 辩诉交易的滥用 | 第18-19页 |
四、 辩诉交易的可行性论证 | 第19-23页 |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我国适用辩诉交易提供了政策依据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目前司法现状为适用辩诉交易提供了现实依据 | 第20-21页 |
(三) 国内外现有司法判例为我国适用辩诉交易提供实践依据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 | 第23-34页 |
一、 辩诉交易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一) 自愿交易原则 | 第23-24页 |
(二) 依法交易原则 | 第24-25页 |
(三) 符合刑事诉讼目的原则 | 第25页 |
二、 辩诉交易的适用范围 | 第25-28页 |
(一) 辩诉交易制度可以适用于自诉案件 | 第26-27页 |
(二) 辩诉交易制度可以适用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 第27页 |
(三) 辩诉交易制度可以适用于部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 | 第27-28页 |
(四) 排除适用辩诉交易制度的其他情形 | 第28页 |
三、 辩诉交易的适用条件 | 第28-29页 |
四、 辩诉交易程序的启动 | 第29-30页 |
五、 辩诉交易的内容、期限和达成 | 第30-32页 |
(一) 辩诉交易的内容 | 第30页 |
(二) 辩诉交易的期限 | 第30-31页 |
(三) 辩诉交易的达成 | 第31页 |
(四) 辩诉交易的法律后果 | 第31-32页 |
六、 辩诉交易的法律监督 | 第32-34页 |
(一)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辩诉交易的审查监督 | 第32-33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对辩诉交易的监督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