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锂离子电池快速充、放电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 | 第11-13页 |
| ·锂离子电池概括 | 第11-12页 |
|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特性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本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目标任务 | 第15-17页 |
| ·本系统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 ·课题的目标任务 | 第16-17页 |
|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17-24页 |
| ·设计要求 | 第17页 |
| ·原理框图 | 第17-18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充电放电方法的选择 | 第20-21页 |
| ·充电方案选择 | 第20页 |
| ·放电方案选择 | 第20-21页 |
| ·充电放电电路的选择 | 第21页 |
| ·充放电的智能控制 | 第21-24页 |
| ·充电控制 | 第21-22页 |
| ·充电器的整体方案 | 第22页 |
| ·放电控制的两种智能控制方法 | 第22-24页 |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4-63页 |
| ·控制回路设计 | 第24-31页 |
| ·MSP430F149 单片机特点 | 第25-26页 |
| ·MSP430F149 单片机结构概述 | 第26-30页 |
| ·MSP430F149 芯片的开发 | 第30-31页 |
| ·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 ·电源电路 | 第32-34页 |
| ·直流输入电源的选用 | 第32-33页 |
| ·电源芯片图 | 第33-34页 |
| ·滤波电路与分压电路 | 第34-35页 |
| ·充电电路设计 | 第35-45页 |
| ·MAX1879 充电芯片 | 第35-36页 |
| ·MAX1879 的充电工作原理 | 第36-39页 |
| ·MAX189B 充电芯片 | 第39-40页 |
| ·MAX189B 充电芯片封装 | 第40-41页 |
| ·MAX189B 的充电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 ·MAX189B 的充电 | 第42-45页 |
| ·放电电路设计 | 第45页 |
| ·测温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D518B20 工作原理 | 第45-47页 |
| ·D518B20 测温电路 | 第47页 |
| ·电压检测电路 | 第47-48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48页 |
| ·信号输入电路 | 第48-49页 |
| ·回路保护电路 | 第49-52页 |
| ·显示电路的设计 | 第52-53页 |
| ·JTAG 介绍 | 第53-54页 |
| ·USB 接口设计 | 第54-61页 |
| ·CY7C68013 芯片 | 第55-61页 |
| ·系统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 第61页 |
| ·电路设计方法 | 第61页 |
| ·原理图绘制及PCB 板制作 | 第61-63页 |
| 4 软件控制设计 | 第63-92页 |
| ·单片机程序结构 | 第63-78页 |
| ·单片机主程序流程 | 第63-65页 |
| ·充电分支程序 | 第65-74页 |
| ·放电分支程序 | 第74-78页 |
| ·单片机程序开发环境 | 第78页 |
| ·USB 固件程序设计 | 第78-85页 |
| ·EZ-USB FX2 固件架构和函数库 | 第78-80页 |
| ·数据传输系统固件设计 | 第80-83页 |
| ·USB 设备请求的处理程序 | 第83页 |
| ·USB 设备描述符 | 第83-85页 |
| ·上位机程序实现 | 第85-92页 |
| ·驱动程序 | 第85-86页 |
| ·用户程序 | 第86-92页 |
| 5 测试数据分析 | 第92-97页 |
| ·实验结果 | 第92-95页 |
| ·实验验证 | 第95页 |
|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95页 |
| ·调试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 第95-97页 |
| ·硬件系统方面 | 第95-96页 |
| ·固件方面 | 第96页 |
| ·计算机方面 | 第96-97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0页 |
| ·全文总结 | 第97页 |
| ·成绩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 第97-98页 |
| ·成果应用前景展望 | 第98-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03-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