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试题库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CAI 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4-16页 |
·考教分离与试题库建设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自动组卷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理论 | 第20-21页 |
·影响试卷质量的因素 | 第21-24页 |
·信度 | 第21-23页 |
·效度 | 第23-24页 |
·影响试题质量的因素 | 第24-27页 |
·难度 | 第24-26页 |
·区分度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系统的开发工具和总体结构设计 | 第28-44页 |
·数据库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第28页 |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第28-29页 |
·数据模型 | 第29-30页 |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 | 第30-32页 |
·系统的语言工具 Visual Basic 6.0 简介 | 第32-35页 |
·Visual Basic 6.0 简介 | 第32页 |
·为什么选择Visual Basic | 第32-33页 |
·Visual Basic 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33-35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5-37页 |
·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系统功能及运行要求 | 第36-37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7-43页 |
·系统结构框图与功能 | 第37-38页 |
·系统试题库结构设计 | 第38-40页 |
·主窗体界面的技术实现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自动组卷算法设计 | 第44-57页 |
·组卷算法研究现状 | 第44-45页 |
·遗传算法概述 | 第45-51页 |
·遗传算法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 第45-47页 |
·改进的遗传算法 | 第47-51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6页 |
·组卷的编码方案 | 第51页 |
·适应度函数的计算 | 第51-53页 |
·选择算子 | 第53-54页 |
·交叉算子 | 第54-55页 |
·变异算子 | 第55页 |
·算法的终止条件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87页 |
·用户管理模块 | 第57-60页 |
·用户管理模块结构设计 | 第57-58页 |
·用户管理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58-60页 |
·课程管理模块 | 第60-64页 |
·课程管理模块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课程管理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61-64页 |
·题型管理模块 | 第64-67页 |
·题型管理模块结构设计 | 第64-65页 |
·题型管理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65-67页 |
·试题管理模块 | 第67-74页 |
·试题管理模块结构设计 | 第67-70页 |
·试题管理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70-74页 |
·自动组卷模块 | 第74-83页 |
·自动组卷模块结构设计 | 第74-76页 |
·自动组卷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76-83页 |
·部分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