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1页 |
·树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12-27页 |
·引言 | 第12页 |
·树状高分子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树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4页 |
·树状高分子的合成方法 | 第14-17页 |
·树状高分子的应用 | 第17-27页 |
·树状高分子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9-31页 |
第2章 PAMAM 树状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31-38页 |
·引言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荧光分析 | 第34-37页 |
·紫外分析 | 第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与稀土离子络合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38-45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时间对配位体系的影响 | 第39页 |
·稀土离子与PAMAM 摩尔比对配位作用的影响 | 第39-41页 |
·pH 对配位体系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三体系同步光散射分析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第4章 金属钴树状高分子与DNA 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PAMAM-Co 配合物对DNA 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47-48页 |
·PAMAM-Co 配合物对DNA-MB 的紫外可见光谱影响 | 第48-49页 |
·PAMAM-Co 配合物对DNA-MB 的荧光光谱影响 | 第49-50页 |
·配合物对MB 与DNA 结合的影响 | 第50-51页 |
·离子强度对金属钴树状高分子与hsDNA 作用的影响 | 第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5章 金属钴树状高分子自组装电极制备及对鸟嘌呤电催化氧化 | 第53-58页 |
·引言 | 第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自组装电极对鸟嘌呤的催化氧化作用 | 第54-55页 |
·pH 值对阳极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影响 | 第55-56页 |
·扫描速度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56页 |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第6章 新型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用于丝胶抗氧化性的研究 | 第58-68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化学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树状高分子包裹金和钯纳米粒子(PAMAM-Au-Pd)的表征. | 第60-61页 |
·DNA 固定在PAMAM-Au-Pd/GCE 电极上的电化学表征 | 第61-62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对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62-63页 |
·DNA 传感器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63页 |
·DNA 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63-64页 |
·Fenton 反应体系对DNA 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 第64-65页 |
·Fenton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65-66页 |
·丝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评价 | 第66页 |
·丝胶与清除率的量效关系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总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2页 |
创新之处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