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胸萤生物学及其幼虫肠道细菌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24页 |
1 生物发光与发光生物 | 第11-14页 |
·生物发光 | 第11-12页 |
·发光生物 | 第12-13页 |
·生物发光功能 | 第13-14页 |
2 萤火虫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萤火虫资源的分类概况 | 第14-15页 |
·防卫行为 | 第15-16页 |
·求偶识别与交配选择 | 第16-18页 |
·萤火虫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 第18-21页 |
3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第21-23页 |
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1 供试材料 | 第24页 |
·供试虫源 | 第24页 |
·培养基及制作 | 第24页 |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萤火虫资源调查及鉴定方法 | 第24-25页 |
·窗胸萤生物学特性 | 第25-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44页 |
1 山东省萤火虫资源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 第28-30页 |
2 窗胸萤的生物学特性 | 第30-39页 |
·窗胸萤的形态特征 | 第30-34页 |
·窗胸萤年生活史 | 第34-35页 |
·卵的发育过程 | 第35-36页 |
·幼虫发光与捕食行为 | 第36页 |
·化蛹及羽化 | 第36-37页 |
·成虫的发育及习性 | 第37-38页 |
·求偶和交配行为 | 第37页 |
·雌萤的繁殖力 | 第37-38页 |
·反射性出血 | 第38页 |
·温度对窗胸萤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窗胸萤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 | 第39-44页 |
·菌体形态和培养性状 | 第40-41页 |
·温度、pH 值及渗透压对细菌的影响 | 第41-42页 |
·供试菌株生理生化性状 | 第42-43页 |
·供试细菌菌株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52页 |
1 山东省萤火虫资源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 第44-47页 |
2 窗胸萤的生物学特性 | 第47-50页 |
·形态特征 | 第47页 |
·卵及发育 | 第47-48页 |
·幼虫行为 | 第48页 |
·成虫习性 | 第48-49页 |
·反射性出血 | 第49页 |
·温度对窗胸萤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9-50页 |
3 窗胸萤幼虫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