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规划 | 第10页 |
| ·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维修现状 | 第10-11页 |
| ·基于RCM牵引供电设备维修模式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基于RCM牵引供电设备维修的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RCM的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设备维修模式及RCM理论研究 | 第15-27页 |
| ·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 ·设备维修模式的演变 | 第15-19页 |
| ·RCM理论研究 | 第19-27页 |
| ·RCM的定义 | 第19-20页 |
| ·RCM的基本观点 | 第20-21页 |
| ·RCM对故障及故障特性的研究 | 第21-24页 |
| ·RCM与传统维修观念的差异 | 第24-25页 |
| ·RCM维修决策的数学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RCM的优势 | 第26-27页 |
| 第3章 基于FMEA和FAT的牵引供电设备故障分析 | 第27-60页 |
| ·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理论 | 第27-33页 |
| ·设备的可靠性 | 第27-29页 |
| ·设备的维修性与可用性 | 第29-31页 |
| ·设备维修管理与工艺 | 第31-33页 |
| ·牵引供电设备的FMEA分析 | 第33-47页 |
| ·FMEA技术 | 第33-36页 |
| ·变压器的FMEA分析 | 第36-40页 |
| ·断路器的FMEA分析 | 第40-44页 |
| ·隔离开关的FMEA分析 | 第44-45页 |
| ·四小器的FMEA分析 | 第45-47页 |
| ·设备的FAT分析 | 第47-52页 |
| ·FAT技术 | 第47-52页 |
| ·FMEA和FAT的综合 | 第52页 |
| ·算例分析 | 第52-57页 |
| ·设备故障分析知识库的构建 | 第57-60页 |
| 第4章 基于RCM的牵引供电设备维修模式的研究 | 第60-83页 |
| ·确定维修方式的原则 | 第60-61页 |
| ·基于RCM的维修模式的提出 | 第61-65页 |
| ·维修模式的优化 | 第65-83页 |
| ·设备定期维修的优化 | 第66-77页 |
| ·设备定期维修模型 | 第66-68页 |
| ·可用度最大原则下的最佳设备维修周期 | 第68-71页 |
| ·总费用最小原则下设备的最佳维修周期 | 第71-72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 ·算例分析 | 第74-77页 |
| ·设备状态维修的优化 | 第77-83页 |
| ·设备更换或改造时间的优化 | 第77-78页 |
| ·设备状态维修周期的优化 | 第78-80页 |
| ·算例分析 | 第80-83页 |
| 第5章 基于RCM的维修管理系统的研究 | 第83-91页 |
| ·维修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83-84页 |
| ·牵引供电设备CMMS的设计目标和技术支持 | 第84-86页 |
| ·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84-85页 |
| ·技术支持 | 第85-86页 |
| ·系统总体框架和功能分析 | 第86-91页 |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86-87页 |
| ·流程分析 | 第87页 |
| ·功能模块分析 | 第87-9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