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8-11页 |
| ·羊毛纤维的组成与结构 | 第8-9页 |
| ·羊毛防毡缩整理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 ·化学修饰蛋白酶用于羊毛防毡缩整理的可行性 | 第10-11页 |
| ·生物酶的特点及酶分子的化学修饰 | 第11-13页 |
| ·生物酶的特点 | 第11页 |
| ·酶分子的化学修饰 | 第11-13页 |
| ·右旋糖酐的性质 | 第13-14页 |
| ·课题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16-22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1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 ·实验药品 | 第16页 |
|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 ·实验方法及工艺 | 第17-18页 |
| ·H_2O_2 处理 | 第17页 |
| ·蛋白酶处理 | 第17-18页 |
| ·染色工艺 | 第18页 |
| ·性能测试方法 | 第18-22页 |
| ·凝胶过滤层析检测 | 第18页 |
| ·圆二色性光谱分析 | 第18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18页 |
| ·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18-19页 |
| ·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19页 |
| ·羊毛单纱断裂强力测试 | 第19页 |
| ·织物面积毡缩率的测定 | 第19-20页 |
| ·碱溶解度的测定 | 第20页 |
| ·上染速率曲线的测定 | 第20页 |
| ·织物减量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1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右旋糖酐对Savinase 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 第22-30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 第22-24页 |
| ·右旋糖酐的活化及蛋白酶修饰 | 第22-23页 |
| ·温度对酶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23-24页 |
| ·pH 对酶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24页 |
| ·化学修饰后的酶活残留率 | 第24-26页 |
| ·酪氨酸标准曲线 | 第24-25页 |
| ·修饰酶酶活残留率 | 第25-26页 |
| ·修饰蛋白酶的表征 | 第26-28页 |
| ·凝胶过滤层析检测 | 第26页 |
| ·圆二色性光谱分析 | 第26-28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修饰蛋白酶的酶学性质 | 第30-36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修饰蛋白酶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30-31页 |
|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31-34页 |
| ·酶的最适温度 | 第31-32页 |
| ·酶的热稳定性 | 第32-34页 |
| ·pH 对酶活的影响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修饰蛋白酶对羊毛的防毡缩整理 | 第36-5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H_2O_2-修饰蛋白酶防毡缩整理工艺 | 第36-41页 |
| ·修饰蛋白酶用量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修饰酶处理温度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修饰酶处理时间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H_2O_2 处理条件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改进H_2O_2 处理工艺后修饰酶用量及处理时间变化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修饰酶与原酶处理对羊毛性能的不同影响 | 第41-45页 |
| ·毡缩率 | 第41-42页 |
| ·不同酶处理后羊毛的损伤 | 第42-43页 |
| ·羊毛纱线的断裂强力 | 第43页 |
| ·羊毛织物减量率 | 第43-44页 |
| ·羊毛染色性能 | 第44-45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不同酶处理后纤维表面结构的变化 | 第45-48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4页 |
| ·Savinase 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 第52页 |
| ·修饰蛋白酶对羊毛的防毡缩整理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