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物资流通论文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4页
图目录第14-16页
表目录第16-17页
1 引言第17-46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7-27页
     ·我国食品生产与消费呈增长趋势第18-20页
     ·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冷链物流第20-24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意义第24-27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27-35页
     ·食品冷链的研究现状第27-30页
     ·食品物流的研究现状第30-32页
     ·物流协同的研究现状第32-35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内涵界定第35-42页
     ·我国冷链定义比较分析第36-38页
     ·国外冷链定义比较分析第38-41页
     ·本文提出的冷链定义第41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内涵第41-42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42-46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42-43页
     ·论文技术路线第43-44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44-46页
2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理论基础第46-71页
   ·食品理论第46-53页
     ·食品分类第46-48页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第48-49页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第49-52页
     ·食品的冷藏原理及原则第52-53页
   ·物流相关理论第53-58页
     ·物流系统论第54-55页
     ·供应链理论第55-58页
   ·系统论基础第58-64页
     ·系统构成理论第58-60页
     ·动态系统理论第60-62页
     ·系统的特征第62-64页
   ·协同学理论第64-69页
     ·序参量及支配原理第64-65页
     ·自组织第65-66页
     ·供应链协同第66-69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理论体系框架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3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分析第71-100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析第71-80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主体要素第72-7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客体要素第76-79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设施设备要素第79-80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第80-87页
     ·主体类型不同的结构第81-84页
     ·主体数量与规模不同的结构第84-8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结构的特征第86-87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功能分析第87-91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第87-89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辅助功能第89-91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特性分析第91-99页
     ·食品冷链物流安全首要性第92页
     ·食品冷链物流时间敏感性第92-93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高成本性第93页
     ·食品冷链物流信息多样性第93-94页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复杂性第94页
     ·食品冷链物流空间分散性第94-95页
     ·食品冷链物流环境严格性第95-96页
     ·实证分析——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特性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4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分析第100-130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内涵分析第100-10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含义第100-101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性质分析第101-104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自组织第104-105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序参量及支配特性第105-10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目标与原则第106-109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目标第106-108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原则第108-109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内容分析第109-11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体协同第110-114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客体协同第114-115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设施设备协同第115-11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协同第116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过程分析第116-128页
     ·食品冷链物流战略层协同第118-123页
     ·食品冷链物流战术层协同第123-127页
     ·食品冷链物流操作层协同第127-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5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模型分析第130-160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状态参量选择第131-133页
     ·状态参量选择的特点第131-132页
     ·状态参量选择的思路第132-133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状态参量体系第133-144页
     ·投入状态参量第135-139页
     ·产出状态参量第139-144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综合评价分析第144-147页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44-145页
     ·综合评价过程第145-147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的序参量计算模型第147-154页
     ·粗糙集的基本理论第147-149页
     ·知识约简理论及基本步骤第149-150页
     ·基于信息熵与粗糙集的序参量计算模型第150-154页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序参量的有效性和灵敏度分析第154-159页
     ·序参量的有效性分析第154-156页
     ·序参量属性值的灵敏度分析第156-159页
   ·本章小结第159-160页
6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模型实证分析第160-179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及状态参量数据来源第160-167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分析第160-162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状态参量数据来源第162-167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综合评价及序参量计算结果分析第167-170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综合评价分析第167-168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序参量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168-170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序参量的有效性和灵敏度分析第170-178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序参量的有效性分析第170-172页
     ·实证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序参量属性值的灵敏度分析第172-178页
   ·本章小结第178-179页
7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对策第179-188页
   ·降低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成本的对策第179-183页
     ·降低设施设备投入成本第180-181页
     ·降低运作成本第181-182页
     ·降低食品损耗成本第182-183页
   ·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利用效率的对策第183-185页
     ·建立食品冷链物流联盟机制第183-184页
     ·运用系统管理理念规划食品冷链物流第184-185页
   ·扩大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规模的对策第185-186页
     ·加强政府宏观监管第185页
     ·加大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比例第185-186页
     ·加强冷链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第186页
   ·提高员工素质的对策第186-187页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第186-187页
     ·加强操作员工的培训第187页
   ·本章小结第187-18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88-191页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188-189页
   ·研究展望第189-191页
参考文献第191-198页
附录A第198-200页
附录B第200-205页
作者简历第205-20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人移动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