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个人信息概述 | 第11-24页 |
·隐私与个人信息 | 第12-19页 |
·隐私 | 第12-15页 |
·个人信息 | 第15-16页 |
·个人信息与隐私的关系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9页 |
·个人信息权 | 第19-23页 |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若干问题 | 第24-33页 |
·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24-30页 |
·公众人物的概念 | 第24-25页 |
·公众人物的种类 | 第25-27页 |
·公众人物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制 | 第27-30页 |
·个人征信体系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30-33页 |
3 完善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33-44页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 | 第33-35页 |
·人格、名誉方面的个人信息保护 | 第33-34页 |
·个人信息保护的网络立法状况 | 第34页 |
·其他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 | 第36-37页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构架 | 第37-44页 |
·设计个人信息权的宪法规范保护 | 第37-40页 |
·扩大刑事法律的保护范围 | 第40页 |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 第40-41页 |
·建构配套制度 | 第41-43页 |
·完善个人信息权利救济制度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