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非线性时间序列及其分析方法简介 | 第10-13页 |
| ·非线性时间序列 | 第10-12页 |
|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及本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 第13-14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非线性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及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 第15-27页 |
| ·分析方法综述 | 第15-16页 |
| ·相空间重构方法 | 第16-22页 |
| ·时间延迟选择 | 第17-19页 |
| ·C-C 算法求嵌入延迟 | 第19-21页 |
| ·嵌入维数计算方法选择 | 第21-22页 |
| ·定性推理概述 | 第22-26页 |
| ·定性推理解决的问题 | 第22-23页 |
| ·Kippers 定性仿真方法介绍 | 第23-24页 |
| ·QSIM 算法中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 ·QSIM 算法中的约束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流定性相空间重构方法 | 第27-37页 |
| ·流定性相空间提出的缘由 | 第27-30页 |
| ·现有定性相空间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 ·现有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29页 |
| ·流定性相空间的提出 | 第29-30页 |
| ·流定性相空间中数据结构定义 | 第30-34页 |
| ·路标值结构 | 第31-32页 |
| ·变量结构 | 第32-33页 |
| ·约束关系 | 第33页 |
| ·对应值结构 | 第33-34页 |
| ·流轨迹的约束 | 第34-36页 |
| ·非交叉约束 | 第34-35页 |
| ·能量约束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流定性相空间图推理方法研究 | 第37-52页 |
| ·流定性相空间状态点定义 | 第37-41页 |
| ·定性状态生成及等价状态合并 | 第41-43页 |
| ·定性状态合并原则 | 第41-42页 |
| ·定性状态合并算法 | 第42-43页 |
| ·渐近极限分析 | 第43-45页 |
| ·定性相空间生成 | 第45-50页 |
| ·轨迹生成 | 第45-46页 |
| ·等价轨迹流 | 第46-47页 |
| ·相空间中环的处理 | 第47-48页 |
| ·稳定域生成 | 第48-50页 |
| ·举例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定性相空间图分析实例 | 第52-64页 |
| ·二维复杂系统时间流定性分析的例子 | 第52-56页 |
| ·实验数据来源 | 第52-53页 |
|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第53-56页 |
| ·三维动力学系统实验 | 第56-60页 |
| ·实验数据来源 | 第56-57页 |
|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 第57-60页 |
| ·经济学系统—上证综合指数时间序列分析 | 第60-63页 |
| ·实验数据来源 | 第60-61页 |
|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