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研究的动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的范围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藏传佛教财产及其归属关系的现状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藏传佛教财产的构成 | 第14-15页 |
一、按佛教经律可分为:佛物、法物、僧物 | 第14-15页 |
二、按物权理论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 | 第15页 |
第二节 藏传佛教财产的来源 | 第15-19页 |
一、奉献财产 | 第16-17页 |
二、自养收入 | 第17-18页 |
三、政府投入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关系的现状 | 第19-24页 |
一、我国关于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关系的基本政策 | 第19-20页 |
二、我国关于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关系的立法状况 | 第20-24页 |
第二章 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关系的分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分析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关系的前提性问题 | 第24-26页 |
一、现行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制度的不足 | 第24-26页 |
二、界定藏传佛教财产所有权的标准 | 第26页 |
第二节 藏传佛教财产所有权的主体 | 第26-31页 |
一、寺庙是藏传佛教财产的所有权主体 | 第26-29页 |
二、国家是藏传佛教财产中的国家专属财产的所有权主体 | 第29-30页 |
三、"社会"、"信教群众集体"、"宗教协会"、"宗教教派"等不能成为藏传佛教财产的所有权主体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藏传佛教财产所有权的界定 | 第31-35页 |
一、奉献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 第31-32页 |
二、自养收入所有权的归属 | 第32页 |
三、政府投入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 第32-33页 |
四、土地所有权的变迁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制度的健全 | 第35-44页 |
第一节 藏传佛教财产归属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35-37页 |
一、保障藏传佛教财产的功能实现 | 第35-36页 |
二、规范政府与藏传佛教寺庙的财产关系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庙所有权 | 第37-39页 |
一、寺庙的组织结构 | 第37-38页 |
二、奉献财产和自养收入是寺庙所有权的客体 | 第38页 |
三、寺庙所有权的权能与限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国家对藏传佛教财产的所有权 | 第39-44页 |
一、特定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所有权的实际行使者 | 第40页 |
二、宗教用途的城市土地和重要宗教文物是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 第40-42页 |
三、国家对藏传佛教财产所有权的权能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