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交易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7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26-27页 |
第2章 矿业权市场与矿业权交易制度 | 第27-43页 |
·我国矿业权制度的演变 | 第27-29页 |
·矿业权的主体和客体 | 第29-32页 |
·矿业权的主体 | 第29-31页 |
·矿业权的客体 | 第31-32页 |
·矿业权属性 | 第32-34页 |
·探矿权的属性 | 第33-34页 |
·采矿权的属性 | 第34页 |
·矿业权市场 | 第34-41页 |
·矿业权出让市场 | 第34-35页 |
·矿业权转让市场 | 第35页 |
·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市场的原则 | 第35-36页 |
·建立和培育矿业权市场的必要性 | 第36-40页 |
·建立和培育我国矿业权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第40-41页 |
·对本文交易制度概念的说明 | 第41-43页 |
·何谓“交易”? | 第41-42页 |
·何谓“制度”? | 第42-43页 |
第3章 矿业权交易制度分析 | 第43-68页 |
·矿业权出让市场的交易制度 | 第43-46页 |
·矿业权有偿出让的涵义 | 第43-44页 |
·政府投资形成的矿业权的出让 | 第44-45页 |
·矿业权出让的方式和程序 | 第45-46页 |
·矿业权转让市场的交易制度 | 第46-49页 |
·矿业权转让市场的涵义 | 第47页 |
·矿业权转让的主要形式 | 第47-48页 |
·矿业权转让合约 | 第48-49页 |
·研究矿业权交易制度时对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假设 | 第49-53页 |
·有限理性 | 第49-51页 |
·机会主义动机 | 第51-53页 |
·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动机等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 | 第53页 |
·竞买人风险规避时矿业权拍卖设计 | 第53-58页 |
·利润分成的拍卖方式 | 第54-57页 |
·问题及进一步的讨论 | 第57-58页 |
·矿业权不同转让方式比较 | 第58-68页 |
·矿业权及其交易的特殊性 | 第59-60页 |
·本节分析的基本假定和背景理论 | 第60-61页 |
·矿业权的不同转让方式及其利弊分析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8页 |
第4章 市场中介组织与矿业权交易制度 | 第68-82页 |
·矿业权市场运作中的中介组织 | 第68-71页 |
·市场中介组织的概念 | 第68-69页 |
·与矿业权市场有关的市场中介组织的主要类型 | 第69-70页 |
·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70页 |
·市场中介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70-71页 |
·私序的作用 | 第71-74页 |
·人们使用私序的原因 | 第72-73页 |
·行业仲裁机构相比法院解决矿业权交易纠纷的优势 | 第73-74页 |
·矿业权交易中心角色定位与矿业权交易效率 | 第74-82页 |
·矿业权市场交易面临的困境 | 第75-76页 |
·走出矿业权市场交易困境的途径 | 第76-78页 |
·矿业权交易中心的作用 | 第78-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政府规制与矿业权交易制度 | 第82-102页 |
·政府规制的含义 | 第82-83页 |
·政府对矿业权交易的规制 | 第83-87页 |
·政府对矿业权交易主体的规制 | 第83-85页 |
·政府对矿业权转让条件的规制 | 第85-87页 |
·政府对矿业权市场的规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87-95页 |
·案例1:陕北石油事件 | 第88-91页 |
·案例2:山西煤炭业强制性兼并重组事件 | 第91-95页 |
·政府声誉与采矿权价值 | 第95-102页 |
·政府产权保护的不确定性对采矿权价值的影响 | 第96-98页 |
·降低或消除政府政策和产权保护不确定性的途径 | 第98-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