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引言第11-14页
1 历史回顾及文献综述第14-21页
   ·历史回顾第14-16页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历史第14-15页
     ·教学策略的研究历史第15-16页
   ·文献综述第16-21页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第18-21页
2 相关理论对于本研究的启示第21-26页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21-22页
   ·成就动机理论第22-23页
   ·归因理论第23-24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24-25页
   ·多元智能理论第25-26页
3 《高中生BSE问卷》的编制及修订第26-32页
   ·问卷编制的原则第26-27页
   ·初步确定问卷维度与题目第27页
   ·专家访谈与修订第27-28页
   ·问卷初稿的形成第28页
   ·问卷初稿的试测及分析第28-32页
4 高中生BSE的调查研究第32-41页
   ·调查对象第32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各题目得分情况分析第32-34页
     ·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分析第34-35页
     ·自我效能感不同维度情况分析第35-37页
     ·男女性别差异比较第37-38页
   ·调查结论第38-41页
     ·重点中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第38页
     ·男女生不存在差异第38-39页
     ·个体差异明显第39页
     ·表现差的学生比例较大第39-41页
5 高中生BSE类型的划分第41-46页
   ·划分的依据第41-42页
     ·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第41页
     ·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第41页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领域特殊性第41-42页
   ·高中生BSE的类型第42-46页
     ·高度自信型第42-43页
     ·自卑自艾型第43页
     ·半途而废型第43-44页
     ·情绪波动型第44页
     ·惧怕困难型第44页
     ·回避折中型第44-46页
6 基于BSE的教学策略第46-61页
   ·教学策略的制定原则第46-47页
   ·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第47-50页
   ·一般性教学策略第50-53页
     ·制定掌握性学习目标第50-51页
     ·指导学生正确归因第51-52页
     ·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第52-53页
   ·基于BSE类型的教学策略第53-61页
     ·高度自信型——提供环境第53-54页
       ·鼓励进行自主学习第53-54页
       ·要求体验教学过程第54页
     ·自卑自艾型——关注知识第54-56页
       ·及时弥补知识漏洞第54页
       ·不断练习高效记忆第54-55页
       ·加强阅读理解训练第55-56页
       ·结成互助学习小组第56页
     ·半途而废型——重在坚持第56-57页
       ·要求纪录课堂笔记第56页
       ·加强限时练习训练第56-57页
       ·反复进行自我提问第57页
       ·逐步培养意志品质第57页
     ·情绪波动型——体现情感第57-58页
       ·恰当指导学生活动第57-58页
       ·适宜表扬平时表现第58页
       ·引导树立成功榜样第58页
     ·惧怕困难型——鼓励信心第58-59页
       ·给予积极期望第58-59页
       ·强化成功体验第59页
       ·指导调整心态第59页
     ·折中回避型——寻求合作第59-61页
       ·主动寻求帮助第59-60页
       ·开展学习竞赛第60-61页
7 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第61-69页
   ·实验设计第61页
     ·实验目标第61页
     ·实验假设第61页
   ·实验流程第61-63页
     ·对象的选择第61-62页
     ·变量的确定第62页
     ·无关变量的控制第62页
     ·时间安排第62页
     ·数据处理第62-63页
   ·实验结果第63-69页
     ·自我效能感变化情况分析第63-65页
       ·学生BSE类型变化情况及分析第63-64页
       ·学生BES水平变化情况及分析第64-65页
     ·生物学学业成绩变化情况及分析第65-67页
     ·实验班学生课堂行为变化情况分析第67-69页
       ·积极行为显著增加第67-68页
       ·消极行为有所减少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94页
 附录一第76-79页
 附录二第79-81页
 附录三第81-83页
 附录四第83-84页
 附录五第84-86页
 附录六第86-88页
 附录七第88-93页
 附录八第93-94页
后记第94-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