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官员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四、研究的目标与逻辑思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简述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道德风险的概念及类型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行政领域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官员道德风险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行政官员道德风险具体表现和行为特点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官员道德风险的特殊成因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我国行政官员道德风险的潜在危害分析 | 第22-27页 |
第三章 中西方行政官员道德风险防范的传统机制分析 | 第27-33页 |
第一节 中西方人性假设分析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中西方行政官员道德风险防范的传统机制比较 | 第29-31页 |
第三节 中西传统机制对比下的反思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官员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路径 | 第33-42页 |
第一节 行政官员道德风险防范机制选择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外部控制机制的构建 | 第37-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