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师陀悲剧性的人生观和悲悯主题 | 第10-17页 |
一、悲剧性的人生观 | 第10-13页 |
二、广博的悲悯情怀 | 第13-17页 |
第二章 生存状态及个人遭际背后的生命主题 | 第17-31页 |
一、刑罚和死亡 | 第17-21页 |
二、回归和相遇 | 第21-22页 |
三、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漂流和停滞 | 第22-25页 |
四、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状态:孤独和虚无 | 第25-27页 |
五、永恒的人生困境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对社会历史和国民性的批判主题 | 第31-45页 |
一、中国社会的封闭性 | 第31-33页 |
二、被遮蔽的历史 | 第33-38页 |
三、对国民性的批判 | 第38-41页 |
四、人物形象的极度变异 | 第41-45页 |
第四章 凸现主题的形式特征 | 第45-53页 |
一、场景连缀式氛围叙事 | 第45-46页 |
二、环环相扣式情节叙事 | 第46-50页 |
三、意象叙事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