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张抗抗小说叙事转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8-9页
上篇 斗争叙事——显示存在第9-21页
 一、以文学显示存在第9-11页
 二、“文革”小说的叙事模式第11-18页
  (一) 小说人物的符码化第11-13页
  (二) 情节结构的模式化第13-15页
  (三) 叙事语言的政治化第15-18页
 三、《分界线》在“文革”主流文学中的影响第18-21页
中篇 情爱叙事——社会思考第21-38页
 一、斗争叙事的异动第21-32页
  (一) 爱情背后的社会思考第21-24页
  (二) 普通人的英雄内核第24-26页
  (三) 男性主体的救赎姿态第26-29页
  (四) 梦幻色彩和理性话语的交织第29-32页
 二、叙事的困境——“文革”叙事模式的“显在”第32-38页
  (一) 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第32-35页
  (二) 小说立意的人为凸现第35-38页
下篇 都市叙事——人性关怀第38-56页
 一、在困境中突围第38-50页
  (一) 都市叙事背景下的人性关怀第38-41页
  (二) 知青书写:从神性赞美到人文批评第41-44页
  (三) 从男性启蒙到女人说话第44-47页
  (四) 多样化艺术创作手法的尝试第47-50页
 二、无言的尴尬——“文革”叙事模式的“潜在”第50-56页
  (一) 性别书写的二元对立第50-53页
  (二) 都市书写的缺失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附录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发表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场以青春为名的集体热症--为“80后”文学把脉
下一篇:师陀作品的多元主题与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