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废水COD组分S_S、X_S和S_A的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39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废水COD 组分表征研究评述第12-36页
     ·ASM 系列模型的发展第12-13页
     ·废水COD 组分的划分第13-18页
     ·RBCOD(S_S)以及SBCOD(X_S)组分的表征第18-23页
     ·S_A 组分的表征第23-33页
     ·溶解性惰性组分S_I 和颗粒性组分X_I 的表征第33-36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6-37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7-39页
2 废水中低浓度VFA 的9 点滴定测量方法研究第39-62页
   ·9 点PH 滴定测量方法第40-44页
     ·方法原理第40-41页
     ·滴定pH 点的确定第41页
     ·Gran 滴定法测定总碱度第41-43页
     ·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确定第43-44页
   ·9 点PH 值滴定法的实验验证及应用第44-60页
     ·合成废水实验验证第44-56页
     ·实际废水中VFA 的测定第56-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3 同时表征废水中S_S与X_S组分的方法研究第62-79页
   ·传统S_S 与X_S 组分表征之前方法的不足第62-68页
     ·物理方法结合OUR 法第62-66页
     ·OUR 台阶法第66-68页
   ·呼吸测量同时表征S_S 与X_S 的ASM 解析法第68-73页
     ·呼吸测量方法第69页
     ·OUR 曲线解析方法第69-72页
     ·产率系数Y_H 的确定方法第72-73页
   ·ASM 解析法的应用第73-77页
     ·材料与方法第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4 废水COD 组分表征基准化方法的建立第79-87页
   ·基准化方法提出的背景和适用范围第79-80页
     ·城市污水COD 组分表征基准化方法的提出背景第79-80页
     ·城市污水COD 组分表征基准化方法的适用范围第80页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试剂第80-81页
     ·表征S_S 和X_S 组分以及S_I 组分所需仪器和试剂第80页
     ·表征S_A 组分所需仪器和试剂第80-81页
   ·分析测试项目及其方法描述第81-84页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第81页
     ·分析测试流程第81-82页
     ·主要试验操作说明第82-84页
   ·废水COD 组分的计算方法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5 废水COD 组分表征基准化方法的应用第87-106页
   ·3 个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第87-90页
     ·重庆市井口污水处理厂第87-88页
     ·重庆市茄子溪污水处理厂第88-89页
     ·重庆市长寿污水处理厂第89-90页
   ·测试结果与讨论第90-93页
   ·重庆市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过程模拟第93-104页
     ·活性污泥模型仿真工具的发展第93-95页
     ·GPS-X 模拟软件的简介第95-96页
     ·主要污水处理单元及其设计参数第96-97页
     ·模拟流程与步骤第97-101页
     ·结果与讨论第101-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6 结论与建议第106-110页
   ·结论第106-108页
   ·建议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0页
附录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及其对重庆主城段水环境影响研究
下一篇: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及生命周期3E评价决策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