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图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公寓建筑个性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12-24页 |
·公寓建筑的界定 | 第12-14页 |
·公寓建筑的范畴 | 第12-13页 |
·国内政策上公寓同一般住宅的区别 | 第13-14页 |
·建筑个性的概念阐述 | 第14-15页 |
·公寓建筑的共性 | 第15-16页 |
·公寓建筑平面的共性 | 第15-16页 |
·公寓建筑立面的共性 | 第16页 |
·公寓建筑个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16-17页 |
·心理需求因素 | 第17页 |
·文化价值因素 | 第17-18页 |
·公寓建筑个性化设计的切入点 | 第18-24页 |
·模块化 | 第18-19页 |
·生态化 | 第19-20页 |
·表皮化 | 第20-21页 |
·社区化 | 第21-22页 |
·自然化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公寓平面与内部空间的个性化设计 | 第24-50页 |
·套型空间的个性化设计 | 第24-32页 |
·空间的整合——Abito 公寓 | 第24-26页 |
·斜线的引入——北京坚果公寓 | 第26-27页 |
·划分的可变性——北京 SOHO 现代城 | 第27-29页 |
·灵活的外围空间——Tetris 公寓 | 第29-30页 |
·异形的魅力——上海新梅万豪行政公寓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共享空间的个性化设计 | 第32-40页 |
·视觉焦点的设置——Greengate 公寓 | 第32-34页 |
·周边肌理的契合——Salford Quays 公寓 | 第34-36页 |
·竖向社区——大连软件园工程师公寓 | 第36-38页 |
·空中庭院——北京 SOHO 现代城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平面布局的个性化设计 | 第40-50页 |
·特色几何图形的应用——Tietgen 学生公寓 | 第40-42页 |
·多层次的内部空间——德国罗特瑞根大学生公寓 | 第42-45页 |
·传统的再演绎——土楼公寓 | 第45-47页 |
·基于场地的趋利避害——克里昂古门大学生公寓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公寓立面与外部形象的个性化设计 | 第50-77页 |
·体量造型的个性化设计 | 第50-59页 |
·规律的错动——北京积木阳光公寓 | 第51-53页 |
·空中连廊——北京当代 MOMA 公寓 | 第53-55页 |
·夸张的悬挑——Wozoco 老人公寓 | 第55-57页 |
·人工“山体”——仿山居公寓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建筑色彩的个性化表达 | 第59-67页 |
·地域性色谱——蕾丝公寓 | 第60-63页 |
·色彩的拼接——北京马赛克公寓 | 第63-65页 |
·色彩的渐变——Lemonade 公寓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页 |
·建筑材料的个性化表达 | 第67-77页 |
·朦胧的同质性——Muttenz 公寓 | 第67-69页 |
·肌理的对比——圣爱德华大学学生公寓 | 第69-72页 |
·多样化的统一——Sluseholmen 公寓 | 第72-73页 |
·双重表皮——Kranj Sotocje 公寓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公寓建筑的个性化表达——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园配套 公寓建设项目工程实践 | 第77-87页 |
·区域背景介绍 | 第77-79页 |
·动漫园简介 | 第77-78页 |
·动漫园功能布局 | 第78页 |
·动漫园建筑设计导则 | 第78-79页 |
·公寓建筑工程实践——动漫园 09-03 地块公寓项目工程实践 | 第79-86页 |
·项目简介 | 第79-80页 |
·项目中的个性化表达 | 第80-86页 |
·实践总结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 | 第90-97页 |
附录A 附录A 生态城动漫园09-03 地块公寓建筑设计方案模型 | 第90-91页 |
附录B 生态城动漫园09-03 地块公寓建筑设计方案部分图纸 | 第91-9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