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关于南昌市万寿宫传统街区的城市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源于一次闲逛的思考第9-11页
     ·传统街区的魅力第11页
   ·概念的界定第11-14页
     ·历史地段第12页
     ·传统街区第12-13页
     ·公共空间第13-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论文框架第15-17页
第2章 万寿宫传统街区的空间形态历史演变和现状评析第17-47页
   ·万寿宫传统街区形态历史演变第17-26页
     ·南昌城的历史演变概况第17-20页
     ·南昌万寿宫的历史由来第20-23页
     ·南昌万寿宫传统街区的历史变迁第23-26页
   ·万寿宫传统街区的现状评析第26-47页
     ·现状调查第27-41页
     ·综合评析第41-47页
第3章 传统街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和相关案例分析第47-58页
   ·“三理论”概述第47-49页
     ·图底分析法第47-48页
     ·联系分析法第48-49页
     ·场所文脉分析法第49页
   ·“三理论”在旧城更新中的价值第49页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第49-55页
     ·新天地模式第50-51页
     ·日本传统街区重生的故事第51-55页
   ·传统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的目标、价值取向第55-58页
     ·城市设计的目标制定第55-56页
     ·城市设计的评价第56-58页
第4章 实践探索——南昌万寿宫传统街区中的城市设计第58-77页
 引言第58页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第58-61页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本案保护要求第59页
     ·规划目标第59页
     ·街区性质定位与策略建构第59-61页
     ·设计原则第61页
   ·空间秩序设计第61-67页
     ·空间格局的完善第61-64页
     ·步行交通组织第64-67页
   ·街巷空间设计第67-71页
     ·街巷空间设计示意第67-69页
     ·边缘空间设计第69-71页
   ·景观风貌控制第71-75页
     ·建筑形式控制第72-73页
     ·建筑高度控制第73-74页
     ·材质与色彩控制第74-75页
   ·规划管理导则第75-77页
     ·相关管理细则的制订第76页
     ·公共参与及补偿激励第76页
     ·保护更新的“成长”过程第76-77页
结语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A第84-9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站点周边区域城市设计研究--以南昌市地铁1号线上海路地铁站为例
下一篇:廉租房选址及建筑设计研究--以南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