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0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17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内部审计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内部审计理论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内部审计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程序 | 第24-32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 | 第24-25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 | 第25-27页 |
·审计风险评估 | 第25-26页 |
·分析性程序 | 第26页 |
·控制测试 | 第26-27页 |
·实质性测试 | 第27页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 | 第27-32页 |
·审计计划阶段 | 第27-30页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第27-28页 |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 第28页 |
·确定重要性水平 | 第28-29页 |
·编制审计计划 | 第29-30页 |
·审计实施阶段 | 第30-31页 |
·控制测试 | 第30页 |
·实质性程序 | 第30-31页 |
·风险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 | 第31页 |
·审计报告阶段 | 第31-32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 | 第34页 |
·缺乏成熟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 | 第34-35页 |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窄,审计的内容不够全面 | 第35页 |
·内部审计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 第35-36页 |
·内部审计人员力量薄弱,素质参差不齐 | 第36-37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37-42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地位,完善内部治理 | 第37-38页 |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机制 | 第38页 |
·更新审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审计质量 | 第38页 |
·促进商业银行成本效益平衡 | 第38-39页 |
·提高商业银行审计人员素质 | 第39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可行性 | 第39-42页 |
·商业银行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 | 第39-40页 |
·商业银行有着较为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经验 | 第40-41页 |
·国外实践证明银行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可行性 | 第41-42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 | 第42-5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定位 | 第42-4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适用领域 | 第43-45页 |
·真实性审计 | 第43页 |
·资产风险审计 | 第43-44页 |
·经营效益审计 | 第44-45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步骤与程序 | 第45-47页 |
·商业银行的环境分析与评价 | 第45页 |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确定与控制 | 第45-46页 |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 第46-47页 |
·审计报告 | 第4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议 | 第47-51页 |
·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第48页 |
·建立起一套完备、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规范模式 | 第48-49页 |
·以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为基础完善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 第49页 |
·以计算机系统为平台正确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 | 第49页 |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管理技能 | 第49-51页 |
6 结论 | 第51-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