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问题阐述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民间金融市场的表现形式 | 第13页 |
·民间金融市场的规模和产生原因 | 第13页 |
·民间金融市场利率 | 第13-14页 |
·民间金融市场的功能与贡献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农村金融市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民间金融与民间金融市场 | 第16页 |
·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二元”金融理论 | 第16-17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供求机制 | 第19-24页 |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19-21页 |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中农户的需求行为分析 | 第19-20页 |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中农村企业的需求行为分析 | 第20-21页 |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供给分析 | 第21-24页 |
·民间借贷 | 第22页 |
·高利贷 | 第22-23页 |
·典当行/担保公司等中介组织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机制 | 第24-29页 |
·民间金融的利率分析 | 第24-26页 |
·民间金融利率的界定 | 第24页 |
·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利率运行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友情借贷为零利率或低利率的原因 | 第27-28页 |
·东北地区民间借贷利率较高的原因 | 第28页 |
·东北地区民间借贷利率相差较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借鉴 | 第29-35页 |
·美国 | 第29-30页 |
·德国 | 第30-31页 |
·法国 | 第31-32页 |
·发达国家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启示 | 第32-35页 |
·摆正农村民间金融的位置 | 第32-33页 |
·通过立法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 第33页 |
·制定明确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 | 第33页 |
·建立合理的农村民间金融体系 | 第33-34页 |
·明确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产权制度 | 第34页 |
·明确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管理权 | 第34-35页 |
第六章 完善东北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 第35-40页 |
·鼓励建立各种民间金融组织 | 第35-37页 |
·发展各类中小民营银行 | 第35-36页 |
·建立民间金融合作体系 | 第36页 |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 | 第36-37页 |
·加快民间金融立法 | 第37页 |
·明确民间金融机构的产权 | 第37-38页 |
·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38页 |
·完善农村民间金融担保机制 | 第38页 |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