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 国内稻鸭共作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对稻田土壤的影响 | 第11页 |
·对稻田水体的影响 | 第11-12页 |
·对稻田杂草的控制作用 | 第12页 |
·减轻环境污染的效果 | 第12页 |
·结语 | 第12页 |
2 稻渔共作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稻渔共作生产的发展 | 第12-13页 |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 第13页 |
·稻渔共作的生态特征 | 第13-14页 |
3 国内外稻田水生生物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4 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 | 第15页 |
5 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浮游植物的群落研究 | 第16-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材料与设计 | 第16页 |
·试验地点 | 第16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田间管理及设置 | 第16页 |
·田间取样及室内分析 | 第16-17页 |
·采样时间 | 第16-17页 |
·采样方法 | 第17页 |
·室内分析 | 第17页 |
·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相似性系数 | 第17页 |
·物种多样性指数 | 第17页 |
·优势度指数 | 第17-18页 |
2 结果 | 第18-34页 |
·浮游植物群落 | 第18-20页 |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 第18页 |
·浮游植物群落变化 | 第18-20页 |
·浮游植物的密度 | 第20-25页 |
·浮游植物的密度及变化 | 第20-22页 |
·浮游植物相对密度组成及变化 | 第22-25页 |
·浮游植物生物量 | 第25-27页 |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变化 | 第25-26页 |
·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及变化 | 第26-27页 |
·浮游植物的相似性 | 第27-30页 |
·浮游植物的 Margalef多样性 | 第30-31页 |
·浮游植物的优势度和演替 | 第31-32页 |
·浮游植物的差异性 | 第32-34页 |
·浮游植物密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32-33页 |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33页 |
·浮游植物 Margalef多样性指数的差异性分析 | 第33-34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34-39页 |
·稻、鸭、鱼对浮游植物的作用 | 第34-35页 |
·稻的作用 | 第34页 |
·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鱼的作用 | 第35页 |
·稻田浮游植物的生态特性 | 第35页 |
·浮游植物的群落数量分析 | 第35-36页 |
·浮游植物的相似性分析 | 第36页 |
·浮游植物的优势度分析 | 第36-38页 |
·第1次样品的优势度分析 | 第36页 |
·第2次样品的优势度分析 | 第36-37页 |
·R组的优势度分析 | 第37页 |
·D组的优势度分析 | 第37页 |
·F组的优势度分析 | 第37-38页 |
·DF组的优势度分析 | 第38页 |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第38页 |
·浮游植物的差异性分析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附表一 稻、鸭、鱼共育稻田浮游植物种类名录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