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9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部分 对新保守主义的解读 | 第19-26页 |
一、新保守主义的背景 | 第19-21页 |
(一) 新保守主义的时代背景 | 第19-20页 |
(二) 新保守主义的理论渊源 | 第20-21页 |
二、新保守主义的内涵和理念 | 第21-26页 |
(一) 新保守主义的内涵 | 第21-23页 |
(二) 新保守主义的理念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新保守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26-40页 |
一、促使道德教育回归传统 | 第26-29页 |
(一) 美国品格教育复兴 | 第26-28页 |
(二) 宗教教育的回归 | 第28-29页 |
二、推进公民意识的培养 | 第29-34页 |
(一) 公民教育 | 第29-31页 |
(二) 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1-34页 |
三、推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 | 第34-40页 |
(一) 以正式德育课程为主,让德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 | 第34-35页 |
(二)整合道德教育渠道 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 | 第35-36页 |
(三)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道德教育榜样 | 第36-37页 |
(四) 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促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化 | 第37-38页 |
(五) 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 第38-40页 |
第三部分 对中国道德教育的贡献 | 第40-53页 |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40-43页 |
(一)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40-42页 |
(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42页 |
(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 第42-43页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意识 | 第43-48页 |
(一) 青年价值观现状分析 | 第44-45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 第45-46页 |
(三)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 第46-48页 |
三、借鉴新保守主义思想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提升学校道德教育 | 第48-53页 |
(一) 非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与隐性灌输教育相结合 | 第48-49页 |
(二) 家庭教育与公共环境熏陶相结合 | 第49-50页 |
(三) 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相结合 | 第50-51页 |
(四) 咨询服务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