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介质单脉冲火花放电加工机理及有限元仿真研究
| 目录 | 第1-7页 |
| CONTENT | 第7-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电火花加工技术简介 | 第12-14页 |
| ·电火花加工 | 第12页 |
|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 第12-13页 |
|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范围 | 第13页 |
| ·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 | 第13-14页 |
| ·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 ·高速高效电火花加工 | 第14-15页 |
| ·电火花精密加工技术 | 第15页 |
|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 第15-16页 |
| ·绿色电火花加工 | 第16-17页 |
| ·新型电火花加工技术 | 第17-18页 |
|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简介 | 第18-19页 |
|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 | 第18页 |
|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 第18页 |
|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数值仿真在电火花加工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19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 第19-20页 |
| ·电火花加工有限元仿真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理论基础 | 第24-38页 |
|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 | 第24-35页 |
| ·介质击穿机理 | 第25-30页 |
| ·放电通道的形成与扩展 | 第30-31页 |
| ·极间能量的转换分配规律 | 第31-32页 |
| ·电蚀产物的抛出机理 | 第32-33页 |
| ·极间消电离物理过程 | 第33-34页 |
| ·连续脉冲放电的累加效应 | 第34-35页 |
| ·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极性效应研究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气中单脉冲火花放电实验研究 | 第38-46页 |
| ·气中电火花加工原理 | 第38-39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实验原理 | 第39-40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 ·脉冲放电波形分析 | 第40-41页 |
| ·极性效应分析 | 第41-43页 |
| ·气体压力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 ·脉冲能量影响分析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模型 | 第46-64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物理模型 | 第46-49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热源模型 | 第49-54页 |
| ·极间所获得的能量及其分配 | 第49-51页 |
| ·热流密度模型 | 第51-54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的传热数学模型 | 第54-63页 |
| ·基本导热微分方程 | 第54-57页 |
| ·传热模型的定解条件 | 第57-60页 |
| ·传热数学模型的统一形式 | 第60-61页 |
| ·计算方法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模型的有限元仿真 | 第64-78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模拟过程特殊问题的处理 | 第64-67页 |
| ·熔融现象的处理 | 第64-65页 |
| ·相变潜热的处理 | 第65-66页 |
| ·热源载荷的处理 | 第66-67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67-72页 |
| ·几何建模 | 第68页 |
|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68-69页 |
| ·定义边界条件和热流载荷 | 第69-71页 |
| ·设置分析步和网格划分 | 第71-72页 |
| ·实例分析计算结果 | 第72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传热过程的演变规律 | 第72-76页 |
| ·气中单脉冲放电凹坑与其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