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土壤氮的矿化动态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第9-13页
     ·土壤理化性质第9-11页
     ·凋落物第11-12页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第12-13页
   ·测定方法研究进展第13-17页
     ·生物学方法第13-15页
     ·化学方法第15页
     ·数学模型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7-23页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17-18页
     ·植被分布状况第17页
     ·气候状况第17-18页
     ·土壤状况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3页
     ·样地设置第18-19页
     ·取样时间和方法第19-20页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第20-22页
     ·数据计算与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土壤氮矿化对温度的敏感性第23-30页
   ·引言第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页
   ·结果第23-27页
     ·土壤净氮矿化量第23-24页
     ·土壤氮矿化速率第24-26页
     ·土壤氮矿化Q_(10)第26-27页
   ·讨论第27-30页
     ·温度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第27-28页
     ·海拔高度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第28-29页
     ·土壤氮矿化Q_(10)第29-30页
第四章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时空动态第30-45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页
   ·结果第30-41页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的季节动态第30-34页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随土壤层次的变化第34-37页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动态变化第37-41页
   ·讨论第41-45页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的季节动态第41-42页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随土壤层次的变化第42-43页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矿质氮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动态变化第43-45页
第五章 总结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详细摘要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分析
下一篇:黑曲霉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定点突变及高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