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为保护人民的健康,疫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深远的意义 | 第11页 |
|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安全 | 第11页 |
| ·节省防治费用 | 第11-12页 |
| ·钉螺—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 | 第12-13页 |
| ·钉螺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 ·钉螺控制目标 | 第12-13页 |
| ·植物灭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植物灭螺思想的提出 | 第13页 |
| ·植物灭螺机理的进展 | 第13-17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夹竹桃、益母草和枫杨灭螺效果研究 | 第19-26页 |
| ·化感植物材料的选取 | 第19-20页 |
| ·夹竹桃、益母草和枫杨灭螺效果研究 | 第20-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夹竹桃、枫杨、益母草灭螺效果 | 第21-23页 |
| ·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 ·夹竹桃灭螺液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分析 | 第23页 |
| ·枫杨灭螺液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分析 | 第23-24页 |
| ·益母草灭螺液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分析 | 第24-25页 |
| ·夹竹桃、枫杨、益母草半致死浓度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夹竹桃、益母草和枫杨化感灭螺酶动力学研究 | 第26-42页 |
|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26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药物和试剂 | 第26页 |
| ·仪器与器材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 ·钉螺的处理 | 第26-27页 |
|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27页 |
| ·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测定 | 第27页 |
| ·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测定 | 第27-28页 |
| ·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 | 第28页 |
| ·胆碱酯酶(CHE)活性的测定 | 第28页 |
| ·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测定 | 第28-29页 |
| ·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测定 | 第29-30页 |
| ·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 ·数据统计 | 第31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1-42页 |
|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 第31-32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酶活性变化结果 | 第32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能量代谢有关酶活性变化分析 | 第32-35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分析 | 第32-33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分析 | 第33-34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蛋白质代谢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神经传导有关酶活性变化分析 | 第36-38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胆碱酯酶(CHE)活性变化分析 | 第36-37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分析 | 第37-38页 |
| ·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神经传导有关酶活性变化讨论 | 第38页 |
| ·夹竹桃、枫杨、益母草灭螺液杀灭钉螺机理分析与讨论 | 第38-42页 |
| ·夹竹桃灭螺机理分析与讨论 | 第38-39页 |
| ·枫杨灭螺机理分析与讨论 | 第39-40页 |
| ·益母草灭螺机理分析与讨论 | 第40页 |
| ·氯硝柳胺灭螺机理分析与讨论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附录1 | 第48-49页 |
| 附录2 | 第49-50页 |
| 附录3 | 第50-51页 |
| 附录4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