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概述第14-21页
   ·我国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历史沿革第14-15页
   ·罪名确定问题第15-16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构成要件第16-21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客体第16-17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客观方面第17-20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主体第20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主观方面第20-21页
第3章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司法认定第21-28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此罪与彼罪的认定第21-24页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区别第21-23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与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物品、资料罪的界限第23页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区别第23-24页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第24-28页
     ·预备形态的认定第25-26页
     ·未遂形态的认定第26-27页
     ·中止形态的认定第27-28页
第4章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域外考察第28-33页
   ·国外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概况第28-29页
   ·我国台澳地区泄露秘密犯罪的概况第29-30页
   ·评析第30-33页
     ·对待过失犯和立法模式方面的差异第30-31页
     ·犯罪对象方面的差异第31-32页
     ·法定刑方面的差异第32-33页
第5章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第33-40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立法缺陷第33-37页
     ·并立式立法模式的缺陷第33页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体资格存在瑕疵第33-35页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法定刑过高第35-36页
     ·无资格刑的规定第36-37页
   ·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立法完善第37-40页
     ·采分立式立法模式第37页
     ·缩小犯罪主体范围第37-38页
     ·降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法定刑第38-39页
     ·增设资格刑第39-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假想防卫过当研究
下一篇:遗弃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