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7-14页 |
一、问题与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六、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角色的概述 | 第14-20页 |
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5页 |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 第15-16页 |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 第16-19页 |
四、政府在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角色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国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20-27页 |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20-21页 |
(一)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方面 | 第20-21页 |
(二)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不足的方面 | 第21页 |
二、中国政府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 | 第21-27页 |
(一) 法律法规的规范 | 第22-23页 |
(二) 政府通过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NGO)推动行业信用建设 | 第23-24页 |
(三) 政府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 | 第24-25页 |
(四) 政府通过设立民政帐户鼓励慈善救助 | 第25页 |
(五) 我国政府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些实例(举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与政府因素 | 第27-34页 |
一、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 | 第27-29页 |
(一) 社会评价 | 第27-28页 |
(二) 企业评价 | 第28页 |
(三) 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不足 | 第28-29页 |
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政府原因剖析 | 第29-34页 |
(一)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0页 |
(二) 宣传和引导不够导致企业和公众认识的偏差 | 第30-31页 |
(三) 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 | 第31-32页 |
(四) 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 | 第32-33页 |
(五) 捐赠与慈善非法律约束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与渠道 | 第34-43页 |
一、国外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验 | 第34-37页 |
(一) 美国——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相应的政府组织机构 | 第34-35页 |
(二)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 | 第35页 |
(三) 日本——政策引导下的以人为本感恩伦理 | 第35-36页 |
(四) 瑞典——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国家战略 | 第36-37页 |
(五) 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37页 |
二、政府进一步推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渠道 | 第37-41页 |
(一) 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 第37-38页 |
(二) 建立政府与企业伙伴关系,完善内部制度安排 | 第38-39页 |
(三)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责任标准的建立 | 第39页 |
(四) 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督力度 | 第39-40页 |
(五) 加大宣传,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 | 第40页 |
(六) 鼓励更多的企业资本参与公共治理 | 第40-41页 |
三、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权力边界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