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地方种质沃日黄与其选系重组自交后代的SSR标记及配合力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9页
   ·种质资源概述第13页
   ·种质资源研究内容第13-17页
     ·农艺、经济性状分析第13页
     ·配合力分析第13-14页
     ·杂优类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第14-17页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第17页
     ·种质资源研究的其他方面第17页
   ·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第19-21页
   ·拓宽玉米种质资源的必要性第21-22页
   ·种质资源的拓展途径第22-29页
     ·外来种质的利用第22-23页
     ·地方种质的筛选与利用第23-26页
     ·群体改良第26-27页
     ·玉米近源种特异基因资源的利用第27页
     ·其他途径第27-29页
2 目的意义第29-3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田间试验第30页
     ·供试材料第30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30页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察性状第30页
   ·室内分析第30-31页
     ·供试材料第30页
     ·DNA的提取与检测第30页
     ·微卫星 DNA的扩增第30-31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1页
   ·统计分析第31-33页
     ·田间试验资料统计分析第31-32页
     ·室内实验资料统计分析第32-3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3-45页
   ·沃30及8个重组改良系主要性状分析第33-34页
     ·变异情况第33页
     ·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第33-34页
     ·主要性状的多重比较第34页
   ·配合力分析第34-40页
     ·组合间基因型差异显著性检验第34-35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5页
     ·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5-38页
     ·特殊配合力分析第38-40页
   ·沃30及8个重组改良系在高产组合中出现频率分析第40页
   ·SSR标记分析第40-45页
     ·SSR标记检测结果第40-41页
     ·供试材料间基因型分析第41-44页
     ·沃30及8个重组改良系的遗传变异分析第44-45页
     ·沃30及8个重组改良系聚类分析第45页
5 讨论与结论第45-49页
   ·玉米地方种质的特性及其利用前景第45-46页
   ·地方种质沃日黄与其选系重组改良对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第46页
   ·地方种质与其选系重组改良对主要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第46-47页
     ·配合力育种及其意义第46-47页
     ·主要性状 GCA评价及利用第47页
     ·单株产量 SCA力评价第47页
   ·SSR标记结果评述第47-49页
     ·遗传差异分析及聚类结果第47-48页
     ·重组改良系与沃30基因型分析结果第48-49页
   ·利用地方种质选系方法探讨第49页
6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表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60Co-γ射线对玉米自交系的诱变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