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 第13页 |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第13-14页 |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估的区别 | 第14-15页 |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及动态 | 第17-21页 |
·国外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及动态 | 第17-19页 |
·国内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及动态 | 第19-21页 |
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概述 | 第21-27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第21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第21-22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第22-25页 |
·我国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实践 | 第25-27页 |
4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选择 | 第27-49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第27-36页 |
·水利建设项目过程后评价 | 第27-29页 |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 | 第29-32页 |
·水利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 | 第32-35页 |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后评价 | 第35-36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40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6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9页 |
·对循环经济的重点说明 | 第39-40页 |
·专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4页 |
·防洪治涝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引水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水力发电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 | 第44-49页 |
·层次分析法(AHP 法) | 第45-4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7-49页 |
5 山西省丹河源头引水工程后评价实证分析 | 第49-60页 |
·丹河源头引水工程概况简介 | 第49页 |
·丹河源头引水工程后评价研究 | 第49-53页 |
·项目过程后评价 | 第49-51页 |
·项目经济后评价 | 第51-52页 |
·项目影响后评价 | 第52-53页 |
·项目可持续后评价 | 第53页 |
·项目综合后评价 | 第53-60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3-57页 |
·确定各指标等级的隶属度 | 第57-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水利项目后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表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