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和理论研究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一、病因学 | 第12-13页 |
二、发病因素 | 第13页 |
三、病理学改变 | 第13页 |
四、血液流变学改变 | 第13页 |
五、治疗情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 | 第14-21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4-16页 |
二、病位 | 第16页 |
三、辨证分型 | 第16-17页 |
四、治疗进展 | 第17-21页 |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对瘀血体质的相关认识 | 第21-27页 |
一、瘀血体质的临床特征 | 第21页 |
二、瘀血体质的形成因素及兼夹状况 | 第21-22页 |
三、瘀血体质疾病相关性 | 第22-23页 |
四、瘀血体质与瘀血证 | 第23页 |
五、瘀血体质与慢性盆腔炎 | 第23-24页 |
六、中医体质调理疗法在临床的应用 | 第24-2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7-37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27-33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27-30页 |
二、分组方法 | 第30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30-32页 |
四、疗效性观测指标 | 第32页 |
五、疗效指标 | 第32-33页 |
六、统计学方法 | 第33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3-37页 |
一、临床疗效结果 | 第33-34页 |
二、治疗前后综合积分、症状积分及体征积分变化 | 第34页 |
三、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 第34-35页 |
四、治疗前后瘀血体质条目转化分比较 | 第35-36页 |
五、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比较 | 第36页 |
六、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第36页 |
七、不良反应观察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7-42页 |
一、瘀血体质与针灸调理 | 第37-39页 |
1.瘀血体质调理的针灸选穴 | 第37-38页 |
2.瘀血体质调理与艾灸 | 第38-39页 |
二、慢性盆腔炎与针灸治疗 | 第39-40页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第40-41页 |
四、患者依从性问题 | 第41页 |
五、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58页 |
附录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 | 第49-53页 |
附录2 针灸调理瘀血体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观察表 | 第53-55页 |
附录3 血瘀证量化计分表 | 第55-57页 |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