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3-28页 |
1.1引言 | 第13页 |
1.2抗菌材料 | 第13-15页 |
1.2.1有机抗菌材料 | 第13-14页 |
1.2.2无机抗菌材料 | 第14-15页 |
1.3光催化技术的研究发展 | 第15-21页 |
1.3.1光催化技术简介 | 第15-16页 |
1.3.2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3光催化技术的现状及改进的方法 | 第18-21页 |
1.4本文相关的几种光催化材料 | 第21-26页 |
1.4.1氧化铋(Bi2O3)的研究发展 | 第21-22页 |
1.4.2卤氧化铋(BiOX)的研究发展 | 第22-24页 |
1.4.3碳量子点(CQDs)的研究发展 | 第24-26页 |
1.5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6-28页 |
1.5.1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1.5.2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β-Bi2O3@BiOBr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 第28-45页 |
2.1前言 | 第28-29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2.2.1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0-31页 |
2.2.2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31页 |
2.2.3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4光催化抗菌实验 | 第32-33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2.3.1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3-34页 |
2.3.2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2.3.3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5-36页 |
2.3.4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分析 | 第36-38页 |
2.3.5光电流(PT)与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第38-39页 |
2.3.6光催化抗菌实验分析 | 第39-40页 |
2.3.7抗菌过程中细菌形貌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2.3.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析 | 第41-42页 |
2.3.9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分析 | 第42-43页 |
2.3.10光催化抗菌机理 | 第43-44页 |
2.4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β-Bi2O3@BiOI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 第45-60页 |
3.1前言 | 第45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5-49页 |
3.2.1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6-47页 |
3.2.2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47页 |
3.2.3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48页 |
3.2.4光催化抗菌实验 | 第48-49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3.3.1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9页 |
3.3.2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3.3.3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50-51页 |
3.3.4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分析 | 第51-53页 |
3.3.5光电流(PT)与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第53-54页 |
3.3.6光催化抗菌实验分析 | 第54-55页 |
3.3.7抗菌过程中细菌形貌变化分析 | 第55-56页 |
3.3.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析 | 第56-57页 |
3.3.9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分析 | 第57-58页 |
3.3.10光催化抗菌机理 | 第58-59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CQDs/β-Bi2O3@BiO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 第60-79页 |
4.1前言 | 第60-61页 |
4.2实验部分 | 第61-65页 |
4.2.1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62-63页 |
4.2.2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63页 |
4.2.3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63-64页 |
4.2.4光催化抗菌实验 | 第64-65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65-77页 |
4.3.1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65-66页 |
4.3.2形貌分析 | 第66-67页 |
4.3.3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67-69页 |
4.3.4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分析 | 第69-70页 |
4.3.5光电流(PT)与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第70-71页 |
4.3.6光催化抗菌实验分析 | 第71-73页 |
4.3.7抗菌过程中细菌形貌变化分析 | 第73-74页 |
4.3.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析 | 第74-75页 |
4.3.9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分析 | 第75-76页 |
4.3.10光催化抗菌机理 | 第76-77页 |
4.4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结论 | 第79-80页 |
5.2创新点 | 第80页 |
5.3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