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宋代宫廷工笔人物画对当今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章 宋代院体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及“意向”写实性画风产生的原因第7-14页
 第一节 宋代人物画的成就第7页
 第二节 宋代院体人物画“意象写实性”的艺术特点第7-12页
  1. 重点在刻画人物个性,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特征第8-9页
  2. 画风细腻严谨,重视细节的描写第9-10页
  3. 对画面的布置添加背景,使画面充实,丰满第10-11页
  4. 在着色上,继承“随类赋彩”的着色观念,重在主观意象色的表达第11-12页
 第三节 宋代人物画“意向写实性”画风产生的原因第12-14页
  1. 宋代理学的主导地位的影响第12-13页
  2. 画院制度的倡导起到推动作用第13-14页
第二章 近、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状况第14-18页
 第一节 以徐悲鸿理论支撑为代表的“西方科学造型”观念对近、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影响第14-15页
 第二节 当代写实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第15-17页
 第三节 当今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新面貌”画风产生的原因第17-18页
  1. 时代的变化引起的视觉方式的改变,要求更直观的欣赏方式第17-18页
  2. 现代高科技工具产品的介入,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第18页
第三章 当今工笔人物画与宋代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比较第18-26页
 第一节 将宋画《纺车图》与何家英的《秋冥》及陈治、武欣的《零点》进行比较第19-23页
 第二节 将宋画《朱云折榄图》与孙震生的《回信》进行比较第23-25页
 第三节 将宋代肖像画《宋仁宗皇后像》与齐鸣的《往事》,李传真的《工棚》进行比较第25-26页
第四章 研究宋代院体绘画对当今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影响及现实意义第26-30页
参考文献第30-31页
鸣谢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者生存”——西南、西北民居建筑比较研究之启示
下一篇:张冬峰与苏新宏——风景油画风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