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 ·国内外沼气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我国农村沼气产业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中国沼气利用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外沼气利用现状 | 第18页 |
| ·评价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沼气内涵 | 第19-20页 |
| ·沼气概念 | 第19页 |
| ·沼气产气原理 | 第19页 |
| ·影响产气量的因素 | 第19-2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 ·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20页 |
| ·能源可持续发展 | 第20页 |
| ·生态农业理论 | 第20-21页 |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页 |
| ·低碳农业 | 第21-22页 |
| ·低碳农业的内涵 | 第21页 |
| ·低碳农业的特征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第22-29页 |
| ·沼气生态农业的提出 | 第22页 |
| ·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第22-24页 |
|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 | 第22页 |
|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22-24页 |
|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的作用 | 第24-27页 |
| ·合理利用沼液、沼渣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24-25页 |
| ·农村沼气建设对促进生态环境恢复作用重大 | 第25-26页 |
| ·农村沼气建设是改善农户生活环境,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 第26页 |
|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 | 第26-27页 |
| ·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第27页 |
| ·提高物质利用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 第27页 |
|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无法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 第28页 |
| ·对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贡献不大 | 第28页 |
|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模式利用不充分 | 第28页 |
| ·评价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发展新的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条件分析 | 第29-33页 |
|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第29页 |
| ·地理环境 | 第29页 |
| ·气候条件 | 第29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9-30页 |
| ·拥有的生物质资源 | 第30-31页 |
| ·技术条件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 第33-37页 |
| ·发展新的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农户意愿调查 | 第33-34页 |
| ·农户用电现状调查 | 第33页 |
| ·用户购买沼气发电机愿意调查 | 第33-34页 |
| ·新模式的提出 | 第34页 |
| ·"猪-沼-电—粮"模式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 ·多样性原则 | 第34页 |
| ·良性循环原则 | 第34页 |
| ·统筹兼顾的原则 | 第34页 |
| ·经济适用的原则 | 第34页 |
| ·因地制宜的原则 | 第34-35页 |
| ·安全原则 | 第35页 |
| ·"猪-沼-电—粮"模式构架 | 第35-37页 |
| ·模式构架 | 第35页 |
| ·基本要素 | 第35-36页 |
| ·单元功能 | 第36页 |
| ·特点 | 第36-37页 |
| 第六章 "猪-沼-电—粮"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效益分析 | 第37-55页 |
| ·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 第37-42页 |
|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 ·利用指标对沼气池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 第38-42页 |
| ·环境效益分析 | 第42-52页 |
| ·农村户用沼气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 ·农村户用沼气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43-45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50页 |
| ·指标转换及评价标准 | 第50-51页 |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51-52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2-55页 |
| ·直接经济效益 | 第52-53页 |
| ·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第53-54页 |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猪-沼-电—粮"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障碍因素 | 第55-58页 |
| ·观念因素 | 第55页 |
| ·建设因素 | 第55-56页 |
| ·沼气池建设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使沼气池的使用率降低 | 第55页 |
| ·从业农户减少,缺乏建池劳动力, | 第55-56页 |
| ·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 第56页 |
| ·管理经费落实困难 | 第56页 |
| ·管理对象比较分散 | 第56页 |
| ·管理服务网络太少,基本上没有商业性服务站点 | 第56页 |
| ·技术知识因素 | 第56-57页 |
| ·经济因素 | 第57-58页 |
| 第八章 "猪-沼-电—粮"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对策分析 | 第58-61页 |
|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第58页 |
| ·完善设计与检验标准,保证沼气池质量 | 第58页 |
| ·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增强服务功能 | 第58-59页 |
| ·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提供公益性服务 | 第59页 |
| ·在社区范围内的农民自我服务模式 | 第59页 |
| ·市场化服务模式,即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维护走"小家电式维修服务"模式 | 第59页 |
| ·培养沼气综合利用的技术人员到村、组进行技术指导,拓展沼肥沼气的应用领域 | 第59页 |
| ·多方筹集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在丘陵地区试行"猪-沼-电—粮"模式,以便更有效的利用沼气能源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1 | 第65-66页 |
| 附录2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