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工区概况 | 第9-13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9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9-11页 |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基础地质条件 | 第13-22页 |
·构造与演化 | 第13-15页 |
·沉积背景 | 第15-16页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6-22页 |
·井间对比 | 第16页 |
·岩电特征 | 第16-17页 |
·生物地层学依据 | 第17-22页 |
第二章 烃源岩评价 | 第22-29页 |
·烃源岩定性评价 | 第22-27页 |
·源岩的发育和分布 | 第22页 |
·源岩的地化特征 | 第22-27页 |
·烃源岩定量计算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储层评价 | 第29-63页 |
·岩性识别 | 第29-36页 |
·岩性综合识别 | 第29-32页 |
·用常规测井响应的交会图识别岩性 | 第32-34页 |
·营城组与沙河子组岩性综合柱状图 | 第34-36页 |
·岩相识别 | 第36-47页 |
·火山岩相和亚相特征分述 | 第36-38页 |
·岩相的岩心、测井、地震特征 | 第38-40页 |
·营城组与沙河子组岩相综合柱状图 | 第40-41页 |
·岩相的发育与分布 | 第41-47页 |
·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类型研究 | 第47-58页 |
·成岩作用类型及主要特征 | 第47-49页 |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第49-56页 |
·单井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类型分析 | 第56-58页 |
·储层物性 | 第58-62页 |
·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 | 第58-59页 |
·影响物性的因素 | 第59-61页 |
·储层物性小结 | 第61-62页 |
·储层的反演剖面 | 第62-63页 |
第四章 输导条件 | 第63-65页 |
·断裂输导体系 | 第63-64页 |
·不整合输导体系 | 第64页 |
·储集层输导系统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盖层条件及圈闭 | 第65-67页 |
·盖层条件 | 第65-66页 |
·圈闭 | 第66-67页 |
第六章 龙深1 井区火山岩气藏特征 | 第67-76页 |
·龙深1 井区火山岩气藏解剖 | 第67-71页 |
·构造特征 | 第67页 |
·流体识别 | 第67-70页 |
·气藏类型 | 第70-71页 |
·龙深1 区块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总结 | 第71-76页 |
·优质气源岩及其与储层的有利匹配关系是火山岩气藏成藏的首要条件 | 第71-72页 |
·断裂及其演化控制火山岩气藏形成所需的各种成藏要素 | 第72-74页 |
·构造运动强度及盖层的有效性控制火山岩气藏的保存条件 | 第74页 |
·输导层的发育程度控制天然气二次运移距离 | 第74-75页 |
·继承性发育的隆起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