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我国和谐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论文框架第14页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第15-20页
   ·西方的和谐思想观第15-16页
   ·我国历史的和谐思想观第16-18页
   ·和谐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哲学理论第18页
     ·经济学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0-28页
   ·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第20-21页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第21-28页
     ·政治和谐评价指标第21-22页
     ·经济和谐评价指标第22-24页
     ·文化和谐评价指标第24-25页
     ·生态和谐评价指标第25-26页
     ·对外和谐评价指标第26-28页
第4章 和谐社会评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第28-38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相关内容概述第28-30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分析步骤第30-32页
   ·关于和谐社会评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构建第32-38页
     ·关于24 个观测指标与5 个因子之间路径关系的设定第32-33页
     ·关于5 个因子之间路径关系的设定第33-34页
     ·关于指标误差间关系的设定第34-35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具体构建第35-37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可识别性检验第37-38页
第5章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第38-47页
   ·数据的初步处理第38页
   ·实证分析第38-44页
     ·典型相关分析第38-39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析第39-41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关于参数估计值计算第41-44页
   ·政策建议第44-47页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第44-45页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45页
     ·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第45-46页
     ·加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第46页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持生态平衡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干部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