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白钨矿选矿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白钨矿的化学分选 | 第10-12页 |
·白钨矿的重选 | 第12页 |
·白钨矿的浮选 | 第12-14页 |
·白钨矿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4-17页 |
·白钨矿捕收剂的研究 | 第14-15页 |
·白钨矿抑制剂的研究 | 第15-17页 |
·浮选混合用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7-20页 |
·浮选药剂混合使用的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白钨矿捕收剂的混合使用的进展 | 第19-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矿样、药剂、仪器设备及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矿样制备 | 第21-23页 |
·纯矿物矿样制备 | 第21-22页 |
·实际矿石矿样制备 | 第22-23页 |
·试验药剂 | 第23页 |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浮选试验 | 第24-25页 |
·电位滴定测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脂肪酸类捕收剂对含钙矿物的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6-49页 |
·油酸、733对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第26-29页 |
·油酸对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捕收性能 | 第26-27页 |
·733对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捕收性能 | 第27-28页 |
·油酸、733对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选择性能 | 第28-29页 |
·不同烃基结构的脂肪酸对含钙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 | 第29-38页 |
·脂肪酸分子烃基的长短对含钙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 | 第29-32页 |
·脂肪酸分子烃基的饱和程度对含钙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脂肪酸分子中引入支链对含钙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羟基对含钙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不同烃基结构的脂肪酸对含钙矿物选择性能的评价 | 第38-42页 |
·脂肪酸烃基的长短对含钙矿物选择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脂肪酸分子烃基的饱和程度对含钙矿物选择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脂肪酸分子中引入支链对含钙矿物选择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羟基对含钙矿物选择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油酸与不同烃基结构脂肪酸混合使用对含钙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混合捕收剂对白钨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42页 |
·混合捕收剂对萤石可浮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混合捕收剂对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混合捕收剂与水玻璃联合使用对含钙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 | 第45-47页 |
·白钨矿—萤石浮选分离 | 第46页 |
·白钨矿—方解石浮选分离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脂肪酸类捕收剂对白钨矿的浮选实践 | 第49-58页 |
·原矿的工艺矿物学分析 | 第49-51页 |
·不同的工艺流程,油酸与733的浮选性能的对比 | 第51-55页 |
·采用碳酸钠法工艺流程,油酸与733的浮选性能对比 | 第52-53页 |
·采用石灰法工艺流程,油酸与733的浮选性能对比 | 第53-54页 |
·利用XRD技术,考查油酸与733作为捕收剂下的粗精矿 | 第54-55页 |
·混合脂肪酸733作为捕收剂的白钨矿常温粗选试验 | 第55-57页 |
·白钨矿常温粗选开路试验 | 第55-56页 |
·白钨矿常温粗选的小型闭路试验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脂肪酸类捕收剂与矿物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58-78页 |
·电位滴定法测试脂肪酸类捕收剂在含钙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 第58-59页 |
·脂肪酸类捕收剂与矿物相互作用的ΔG—pH图 | 第59-60页 |
·含钙矿物颗粒的溶液化学行为及其对浮选过程的影响 | 第60-64页 |
·脂肪酸系列捕收剂的溶液化学 | 第64-75页 |
·不同结构脂肪酸溶液的logC—pH图 | 第64-68页 |
·加入钙离子,不同结构脂肪酸溶液的logC—pH图 | 第68-72页 |
·不同结构的脂肪酸与含钙矿物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72-75页 |
·不同结构的脂肪酸混合使用与含钙矿物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