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第一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原因理论概述 | 第12-23页 |
| 第一节 国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原因论述评 | 第12-18页 |
| 一、社会与个体原因论 | 第12-13页 |
| 二、历史与现实原因论 | 第13-15页 |
| 三、内因与外因论 | 第15-16页 |
| 四、自组织原因论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国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原因论概要 | 第18-23页 |
| 一、理性选择理论 | 第18-19页 |
| 二、暴力帮伙理论 | 第19-20页 |
| 三、社会控制理论 | 第20-21页 |
| 四、亚文化群理论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别原因 | 第23-41页 |
| 第一节 获取更大利益与非法市场存在 | 第23-31页 |
| 一、获取更大利益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最终目的 | 第23-29页 |
| 二、非法市场存在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最大诱因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寻求权力庇护与政治腐败猖獗 | 第31-34页 |
| 一、寻求权力庇护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心理前提 | 第31-32页 |
| 二、政治腐败猖獗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催生激素 | 第32-34页 |
| 第三节 凭借组织暴力与社会控制减弱 | 第34-41页 |
| 一、凭借组织暴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重要手段 | 第34-37页 |
| 二、社会控制减弱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外在条件 | 第37-41页 |
| 第三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历史与外来因素 | 第41-54页 |
|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历史因素 | 第41-47页 |
| 一、我国大陆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41-42页 |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历史继承性 | 第42-43页 |
| 三、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 | 第43-47页 |
|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外来因素 | 第47-54页 |
| 一、国外黑恶势力的渗透 | 第47-48页 |
| 二、外来腐朽文化的传播 | 第48-50页 |
| 三、港澳台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扩张 | 第50-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58页 |
| 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