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30页 |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12-15页 |
·微生物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 第12页 |
·微生物农药的特点 | 第12-13页 |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微生物农药应用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14-15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定义 | 第15页 |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 第15-16页 |
·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的关系 | 第16-17页 |
·植物内生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油菜中内生真菌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毛壳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毛壳菌简介 | 第20-21页 |
·毛壳菌对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毛壳菌的生防机理 | 第21-22页 |
·植物凝集素简介 | 第22-28页 |
·植物凝集素的定义和分布 | 第22-23页 |
·植物凝集素的分类 | 第23-24页 |
·植物凝集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24-25页 |
·植物凝集素的抗虫机理 | 第25-26页 |
·天南星科植物凝集素简介 | 第26-27页 |
·植物凝集素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系统 | 第28-2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4页 |
·材料 | 第30-34页 |
·供试材料 | 第30页 |
·所用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30-31页 |
·引物试剂与试剂盒 | 第31页 |
·所用溶液 | 第31-33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44页 |
·样品采集及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34页 |
·真菌孢子形态学观察及18S rRNA鉴定 | 第34-35页 |
·油菜内生毛壳菌的回接定殖及电镜观察 | 第35-36页 |
·毛壳菌抑菌作用初步测定 | 第36-37页 |
·表达凝集素蛋白的工程真菌(内生毛壳菌)的构建 | 第37-41页 |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41-43页 |
·抗虫活性检测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71页 |
·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 第44-45页 |
·18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45-48页 |
·毛壳菌的回接与分离结果 | 第48-49页 |
·毛壳菌与油菜幼根互作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49-50页 |
·透射电镜观察毛壳菌在油菜幼根内的定殖 | 第50-52页 |
·毛壳菌抑菌作用初步测定结果 | 第52-56页 |
·毛壳菌与病原菌平板共培养结果 | 第52-55页 |
·毛壳菌与立枯丝核菌玻片对峙镜检结果 | 第55页 |
·毛壳菌对核盘菌的抗病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表达凝集素蛋白工程真菌构建的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载体的构建结果 | 第56-58页 |
·根癌农杆菌转化结果 | 第58-59页 |
·真菌的转化结果 | 第59-62页 |
·抗虫活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62-71页 |
·P6转化子模拟自然条件的抗蚜虫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人工接种蚜虫条件下的抗虫效果分析 | 第64-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