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1-12页
   ·主要研究方案第12-13页
第2章 农民工政治权利的内涵及特征第13-19页
   ·农民工身份的界定第13-17页
     ·我国农民工的历史发展第13-14页
     ·农民工身份界定第14-17页
   ·农民工政治权利的内涵及特征第17-19页
第3章 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的意义第19-22页
   ·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19页
   ·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第19-20页
   ·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20-22页
第4章 中国农民工政治权利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22-35页
   ·中国农民工政治权利的现状第22-25页
     ·农民工政治认知感较低,在家乡很少行使政治权利第22-23页
     ·农民工在城市处于边缘地位,在打工地很少行使政治权利第23页
     ·农民工加入党组织比例偏低,当选各级人大代表的比例较少第23-24页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态度:政治冷漠与政治热忱并存第24-25页
   ·中国农民工政治权利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传统二元体制下,农民工政治权利"悬空"第25-26页
     ·代表名额和选区划分限制,农民工很难获得打工地的选举权利第26-27页
     ·制度化参与具体制度的缺失导致非制度化参与的激增第27-28页
     ·言论和出版自由权未能充分行使第28-29页
   ·影响我国农民工政治权利实现的相关因素第29-35页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工政治权利实现的体制障碍第29-30页
     ·政治权利行使具体制度的缺失是农民工政治权利实现的程序障碍第30-31页
     ·思想观念落后是农民工政治权利实现的素质障碍第31-32页
     ·法律机制不完善是农民工政治权利实现的法律障碍第32-33页
     ·经济发展程度不够是农民工政治权利实现的物质障碍第33-35页
第5章 国外工业化进程中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的启示第35-40页
   ·国外相关理论的考察第35页
   ·国外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典型模式第35-37页
     ·德国、英国立法保护迁移工人的权利第35-36页
     ·加拿大各级组织机构为新移民提供详尽的安置服务第36页
     ·印度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工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第36-37页
   ·国外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经验及启示第37-40页
     ·农民工积极争取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权益第37页
     ·设立和发展专门的农民工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第37-38页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第38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第38-40页
第6章 中国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考第40-50页
   ·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质第40-42页
     ·贯彻人权本位原则第40-41页
     ·提高农民工法律素质,积极鼓励引导参与民主政治第41-42页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第42-47页
     ·修改《宪法》、制定《户籍法》,使公民有迁徙的自由第42-43页
     ·保障新修改的《选举法》能够真正实现第43-44页
     ·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第44-45页
     ·完善《民事诉讼法》选民资格诉讼程序第45-47页
     ·完善农民工社团组织的法律法规,促进农民工社团组织发展第47页
   ·增加农民工在人大政协的席位第47-48页
   ·吸收农民工做陪审员,监督员,加强农民工的司法监督权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与感恩倾向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几种血红蛋白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