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课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9页 |
1.2.1 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2.3 BIM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装配式结构的BIM建模方法 | 第22-36页 |
2.1 BIM核心软件介绍 | 第22-25页 |
2.2 Revit软件技术特点 | 第25-28页 |
2.2.1 工作协同 | 第25-26页 |
2.2.2 视图关联与明细表统计 | 第26-27页 |
2.2.3 参数化设计 | 第27页 |
2.2.4 物理模型与分析模型 | 第27-28页 |
2.2.5 图纸创建与导出 | 第28页 |
2.3 基于Revit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建模方法 | 第28-32页 |
2.3.1 基本术语及文件格式 | 第29页 |
2.3.2 预制构件的创建过程 | 第29-32页 |
2.4 Revit结构建模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2.4.1 二维处理能力不足 | 第32页 |
2.4.2 异形构件及钢筋 | 第32页 |
2.4.3 钢筋明细表表达不足 | 第32-33页 |
2.4.4 出图标准不统一 | 第33页 |
2.5 Revit二次开发与第三方插件 | 第33-34页 |
2.5.1 Revit二次开发 | 第33页 |
2.5.2 第三方插件 | 第33-34页 |
2.6 Autodesk 360云计算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标准化设计 | 第36-56页 |
3.1 我国当前装配式结构体系 | 第36-38页 |
3.1.1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 第36-37页 |
3.1.2 装配式框架体系 | 第37页 |
3.1.3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核心筒)体系 | 第37页 |
3.1.4 当前装配式与现浇式建设流程对比 | 第37-38页 |
3.2 装配式住宅标准化设计原则 | 第38-43页 |
3.2.1 模数与尺寸优化 | 第38-40页 |
3.2.2 结构选型与重构 | 第40-42页 |
3.2.3 户型与住栋平面 | 第42页 |
3.2.4 住宅部品标准化 | 第42-43页 |
3.3 标准化BIM模型库的建立 | 第43-47页 |
3.3.1 模型库的分类 | 第43-44页 |
3.3.2 模型精度 | 第44-45页 |
3.3.3 模型库的管理 | 第45-47页 |
3.4 标准化设计方法 | 第47-55页 |
3.4.1 标准设计整体流程 | 第47-48页 |
3.4.2 各专业标准化设计 | 第48-53页 |
3.4.3 整体协同设计 | 第53-54页 |
3.4.4 拆分与挑选构件 | 第54-55页 |
3.4.5 深化设计与生产 | 第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标准化设计中BIM结构计算分析软件应用探索 | 第56-68页 |
4.1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应用探索 | 第56-62页 |
4.1.1 软件技术特点 | 第56-57页 |
4.1.2 分析元素设置与计算准备 | 第57-59页 |
4.1.3 模型导入 | 第59页 |
4.1.4 模型计算 | 第59-62页 |
4.1.5 配筋设计 | 第62页 |
4.2 盈建科与Revit的应用结合 | 第62-65页 |
4.2.1 模型数据传递 | 第62-63页 |
4.2.2 施工图绘制 | 第63-64页 |
4.2.3 三维钢筋 | 第64-65页 |
4.3 其他结构计算分析软件 | 第65-67页 |
4.3.1 PKPM与Revit模型互导 | 第65-66页 |
4.3.2 Etabs与Revit模型互导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基于BIM标准化设计方法的案例应用 | 第68-82页 |
5.1 标准化设计方法在沈阳市公租房项目中的应用 | 第68-76页 |
5.1.1 项目介绍 | 第68页 |
5.1.2 模数体系 | 第68-69页 |
5.1.3 建筑专业标准化设计 | 第69-73页 |
5.1.4 结构专业标准化设计 | 第73-74页 |
5.1.5 设备专业标准化设计 | 第74-75页 |
5.1.6 协同设计 | 第75-76页 |
5.1.7 拆分与深化设计 | 第76页 |
5.2 标准化设计方法在花样年商品房试点项目中的应用 | 第76-81页 |
5.2.1 工程概况 | 第77页 |
5.2.2 模数协调 | 第77页 |
5.2.3 户型设计 | 第77-79页 |
5.2.4 住栋平面设计 | 第79-80页 |
5.2.5 立面设计 | 第80-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页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