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

SA508 Gr.3钢核电大锻件组织演变及性能调控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核电站主要结构用材第13-19页
        1.2.1 压水堆核电站主要结构第13-15页
        1.2.2 核电站主要部件用材第15-16页
        1.2.3 核岛内的大型锻件第16-19页
    1.3 核电压力容器用SA508 Gr.3钢第19-23页
        1.3.1 核电压力容器用钢的发展第19-20页
        1.3.2 SA508 Gr.3钢的合金化原理第20-22页
        1.3.3 核电压力容器用钢的技术要求第22-23页
    1.4 核电压力容器类大型锻件的热制造过程第23-29页
        1.4.1 冶炼第23-24页
        1.4.2 铸锭第24-25页
        1.4.3 锻造第25页
        1.4.4 热处理第25-29页
    1.5 SA508 Gr.3钢相关研究进展第29-32页
        1.5.1 碳含量对SA508 Gr.3钢TTT曲线的影响第29-30页
        1.5.2 贝氏体的回火转变第30-31页
        1.5.3 影响SA508 Gr.3钢组织性能的因素第31-32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32-34页
        1.6.1 项目来源第32页
        1.6.2 本文研究目标第32页
        1.6.3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1.7 参考文献第34-3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48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实验材料第38-39页
    2.3 热模拟试验第39-41页
        2.3.1 相变动力学模拟实验第39-41页
        2.3.2 热处理工艺模拟实验第41页
    2.4 微观组织观察及结构表征第41-45页
        2.4.1 金相显微镜(OM)第41-42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2-43页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3页
        2.4.4 X射线衍射(XRD)第43-44页
        2.4.5 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第44页
        2.4.6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第44-45页
        2.4.7 电子探针(EPMA)第45页
    2.5 力学性能实验第45-47页
        2.5.1 硬度第45-46页
        2.5.2 拉伸实验第46页
        2.5.3 低温冲击实验第46-47页
    2.6 参考文献第47-48页
第三章 SA508 Gr.3钢中的贝氏体相变第48-84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实验第49-52页
        3.2.1 实验方法与原理第49-50页
        3.2.2 实验方案设计第50-52页
    3.3 SA508 Gr.3钢中贝氏体相变热力学分析第52-63页
        3.3.1 热力学模型介绍第52-57页
        3.3.2 SA508 Gr.3钢Bs、Ms温度第57-60页
        3.3.3 上、下贝氏体过渡温度第60-63页
    3.4 SA508 Gr.3钢中贝氏体相变的不完全性第63-71页
        3.4.1 等温转变膨胀实验分析第63-66页
        3.4.2 贝氏体相变不完全性的热力学分析第66-68页
        3.4.3 最大转变量与渗碳体析出的关系第68-71页
    3.5 SA508 Gr.3钢中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第71-80页
        3.5.1 动力学模型介绍第71-75页
        3.5.2 动力学模型的改进第75-76页
        3.5.3 SA508 Gr.3钢中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第76-80页
    3.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3.7 参考文献第81-84页
第四章 回火时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第84-121页
    4.1 引言第84页
    4.2 实验第84-86页
        4.2.1 实验方法第84-85页
        4.2.2 实验方案设计第85-86页
    4.3 淬火后组织中的RA第86-88页
    4.4 回火温度对RA分解产物的影响第88-93页
        4.4.1 RA分解的热力学分析第88-89页
        4.4.2 RA分解的组织特征第89-93页
    4.5 残奥回火分解动力学第93-101页
        4.5.1 残奥分解膨胀量的计算第93-95页
        4.5.2 300℃-450℃回火时的残奥分解动力学第95-98页
        4.5.3 550℃-650℃回火时的残奥分解动力学第98-101页
    4.6 残奥分解的TTT曲线第101-106页
        4.6.1 低温区TTT曲线的C形状第104-105页
        4.6.2 高温区分解加速现象第105-106页
    4.7 回火软化动力学第106-110页
        4.7.1 回火后的硬度第106-108页
        4.7.2 动力学分析第108-110页
    4.8 残余奥氏体分解特征的实际应用第110-116页
        4.8.1 回火工艺设计第110-112页
        4.8.2 力学性能第112-116页
    4.9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4.10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第五章 成分偏析对SA508 Gr.3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第121-148页
    5.1 引言第121-122页
    5.2 实验第122-124页
        5.2.1 试验方法第122-123页
        5.2.2 实验方案设计第123-124页
    5.3 均匀化处理对树枝状偏析的影响第124-130页
        5.3.1 高温扩散的作用第124-127页
        5.3.2 均匀化程度的表征第127-130页
    5.4 成分偏析对组织演化的影响第130-137页
        5.4.1 晶粒尺寸第131-132页
        5.4.2 微观组织演化第132-137页
    5.5 成分偏析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37-144页
        5.5.1 硬度第138-139页
        5.5.2 强度第139-140页
        5.5.3 低温冲击韧性第140-144页
    5.6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5.7 参考文献第145-1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8-152页
    6.1 全文总结第148-150页
    6.2 创新点第150-151页
    6.3 研究展望第151-152页
附录第152-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2页
    学术会议论文第152页
    参写专著第152-153页
    申请专利第153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以石家庄高校为例
下一篇:量表评价法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