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20-21页 |
2.1.1 省域 | 第20页 |
2.1.2 区域旅游竞合 | 第20页 |
2.1.3 能力结构 | 第20-21页 |
2.2 基础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2.2.1 旅游竞合理论 | 第21页 |
2.2.2 相互依赖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能力结构理论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3.1 环渤海区域基本概况 | 第24-28页 |
3.1.1 环渤海区域界定 | 第24页 |
3.1.2 环渤海各省域概况 | 第24-28页 |
3.2 基于STC分析的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3.2.1 环境维现状 | 第28-29页 |
3.2.2 时间维现状 | 第29页 |
3.2.3 能力维现状 | 第29-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测度及分析 | 第36-69页 |
4.1 省域旅游竞合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构建 | 第36-39页 |
4.1.1 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概述 | 第36-38页 |
4.1.2 省域旅游竞合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4.2 省域旅游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 第39-47页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3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4.2.3 指标权重确定及测评方法 | 第44-47页 |
4.3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争能力测评 | 第47-60页 |
4.3.1 综合竞争能力测度及分析 | 第47-49页 |
4.3.2 现实竞争能力测度及分析 | 第49-52页 |
4.3.3 潜在竞争能力测度及分析 | 第52-56页 |
4.3.4 环境支撑竞争能力测度及分析 | 第56-60页 |
4.4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争能力耦合度测评 | 第60-62页 |
4.4.1 耦合度测度 | 第60-61页 |
4.4.2 耦合度测评结果聚类分析 | 第61-62页 |
4.5 环渤海省域旅游合作获益分配测评 | 第62-67页 |
4.5.1 旅游合作获益测度 | 第62-64页 |
4.5.2 旅游合作获益测评结果聚类分析 | 第64-67页 |
4.6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类型分析 | 第67-68页 |
4.6.1 耦合度高合作获益较好型 | 第67页 |
4.6.2 耦合度较好合作获益一般型 | 第67-68页 |
4.6.3 耦合度较低合作获益较差型 | 第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发展策略 | 第69-76页 |
5.1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纵向发展策略 | 第69-74页 |
5.1.1 开拓省域旅游潜在竞争能力 | 第69-71页 |
5.1.2 加强省域旅游现实竞争能力 | 第71-72页 |
5.1.3 提升省域旅游环境支撑竞争能力 | 第72-74页 |
5.2 环渤海省域旅游竞合横向发展策略 | 第74-75页 |
5.2.1 打造沿海旅游合作区 | 第74页 |
5.2.2 深化内陆旅游协作区 | 第74-75页 |
5.2.3 联动沿海内陆旅游 | 第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1 2016年环渤海省域旅游竞争能力指标数据得分 | 第82-84页 |
附录2 2012年环渤海省域旅游竞争能力指标数据得分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