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理论论文

含HFO环保替代混合工质相平衡性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7-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制冷剂引起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第11-12页
        1.1.2 氢氟烃(HFCs)和烷烃(HCs)第12页
        1.1.3 新型制冷剂HFOs第12-14页
    1.2 含HFOs混合工质相平衡性质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汽液相平衡理论基础第21-31页
    2.1 混合工质相平衡第21-22页
    2.2 汽液相平衡判据第22页
    2.3 状态方程第22-25页
        2.3.1 SRK状态方程第23-24页
        2.3.2 PR状态方程第24-25页
    2.4 混合法则第25-27页
        2.4.1 vdW混合法则第25-26页
        2.4.2 HV混合法则第26页
        2.4.3 MHV1 混合法则第26-27页
    2.5 活度系数模型第27-29页
        2.5.1 Wilson活度系数模型第27-28页
        2.5.2 NRTL模型第28-29页
    2.6 组分逸度和组分逸度系数的计算第29-30页
    2.7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含HFO二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计算与分析第31-63页
    3.1 计算模型以及模型参数优化第31-42页
        3.1.1 汽液相平衡计算第31-33页
        3.1.2 模型参数优化第33-35页
        3.1.3 模型验证第35-42页
    3.2 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相平衡性质的计算第42-53页
        3.2.1 计算结果第42-52页
        3.2.2 结果分析第52-53页
    3.3 计算模型比较第53-62页
        3.3.1 立方型状态方程比较第53-55页
        3.3.2 活度系数模型比较第55-57页
        3.3.3 混合法则模型比较第57-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含HFOs混合工质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研究第63-71页
    4.1 相互作用系数研究现状第63-65页
    4.2 含HFOs二元相互作用系数模型第65-67页
    4.3 含HFOs混合工质相平衡性质计算结果第67-69页
        4.3.1 模型计算结果与关联结果比较第67-69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三甲医院高血压住院病人用药的成本—效果评价及Markov模型分析
下一篇:我国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