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无源反向散射RFID系统中的天线及传播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插图索引第13-17页
附表索引第1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28页
   ·研究背景第18-22页
     ·射频识别系统概述第18-21页
     ·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及现状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研究现状第24-26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2章 无源反向散射RFID技术电磁场理论基础第28-41页
   ·相关的电磁场基本方程第28-30页
   ·场区的划分第30-31页
   ·天线的基本参数第31-34页
   ·微带贴片天线第34-35页
   ·天线数值分析及计算方法第35-38页
   ·无源反向散射RFID系统的数据传输原理第38-39页
   ·无源反射散射RFID系统的能量传输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反向散射RFID阅读器天线研究第41-73页
   ·阅读器天线选择的一般考虑第41-44页
     ·双站天线配置第42页
     ·单站天线配置第42-43页
     ·极化第43-44页
   ·阅读器天线研究现状第44-47页
     ·圆极化方式阅读器天线第44-47页
     ·非圆极化方式阅读器天线第47页
   ·紧凑宽带圆极化微带阅读器天线设计第47-71页
     ·设计步骤第48-49页
     ·设计要求第49-50页
     ·阅读器天线建模第50-53页
     ·天线参数分析和优化第53-62页
     ·仿真和实验结果第62-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4章 反向散射RFID标签天线研究第73-103页
   ·标签天线设计中的阻抗匹配第74-75页
   ·阻抗匹配实现形式与方法第75-80页
     ·阻抗匹配实现形式第75-76页
     ·阻抗匹配方法第76-80页
   ·标签天线尺寸缩减方法第80-85页
     ·倒F型天线结构第81-83页
     ·折线型天线结构第83-85页
   ·标签天线性能评价标准第85-86页
   ·标签天线设计要求第86-88页
   ·标签天线设计过程第88-89页
   ·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设计第89-96页
     ·超高频标签天线建模第89-91页
     ·标签天线几何结构及其配置第91-92页
     ·仿真和实验结果第92-96页
   ·微波段RFID标签天线设计第96-102页
     ·天线的几何结构及其配置第96-98页
     ·仿真和实验结果第98-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无源反向散射RFID系统传播特性研究第103-114页
   ·概述第103-105页
     ·RFID系统通信机制第103页
     ·电磁波的传播机制第103-104页
     ·菲涅尔区域和电磁波叠加第104-105页
   ·路径损耗第105-108页
   ·前向和反向传播信道第108页
   ·适用于RFID系统的室内传播模型第108-112页
     ·同楼层分隔和楼层间损耗模型第109页
     ·Ericsson多重端点模型第109页
     ·衰减因子模型第109-110页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第110页
     ·短距离反向散射RFID系统传播模型第110-112页
   ·小尺度多径传播对RFID系统的影响第112-113页
   ·小结第113-114页
第6章 反向散射RFID系统雷达截面及识别距离研究第114-128页
   ·天线散射理论第114-116页
   ·标签的雷达截面及其计算第116-118页
   ·最大识别距离计算方法第118-119页
   ·天线性能参数对识别距离的影响第119-123页
     ·天线增益对识别距离的影响第119-120页
     ·天线工作频率对识别距离的影响第120-121页
     ·天线雷达截面对识别距离的影响第121页
     ·天线品质因数对识别距离的影响第121-122页
     ·天线极化特性对识别距离的影响第122-123页
   ·实验和仿真分析第123-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结论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5-146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去噪问题中的几类非光滑数值方法
下一篇: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若干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