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三端口直流变换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8-11页
    1.2 三端口变换器的应用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完全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第13-14页
        1.3.2 部分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第14页
        1.3.3 非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第14-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三端口变换器拓扑结构与稳态分析第20-32页
    2.1 非隔离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第20-21页
    2.2 变换器工作模式第21-26页
        2.2.1 光伏端口单独向负载供电模式第22-23页
        2.2.2 蓄电池端口单独向负载供电模式第23-24页
        2.2.3 光伏端口同时向蓄电池与负载供电模式第24-26页
        2.2.4 光伏端口与蓄电池同时向负载供电模式第26页
    2.3 变换器稳态性能分析第26-32页
        2.3.1 变换器电压增益第26-27页
        2.3.2 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第27-28页
        2.3.3 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第28-29页
        2.3.4 电感感值取值范围第29-31页
        2.3.5 电容容值的选择第31-32页
第3章 控制策略与能量管理第32-44页
    3.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与MPPT算法第32-36页
        3.1.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第32-33页
        3.1.2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第33-34页
        3.1.3 MPPT算法第34-36页
    3.2 锂电池参数和SOC算法第36-38页
        3.2.1 锂电池参数介绍第36-37页
        3.2.2 锂电池SOC算法第37-38页
    3.3 三端口系统能量管理第38-44页
        3.3.1 系统控制策略第38-39页
        3.3.2 选择模块第39页
        3.3.3 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第39-40页
        3.3.4 控制器模块第40-41页
        3.3.5 系统运行模式分析第41-44页
第4章 损耗计算与仿真结果分析第44-58页
    4.1 变换器功率损耗计算第44-52页
        4.1.1 功率开关的开关损耗第44-46页
        4.1.2 电感器件的铁耗第46页
        4.1.3 变换器通态损耗第46-51页
        4.1.4 损耗数值计算第51-52页
    4.2 仿真结果分析第52-58页
        4.2.1 仿真模型与参数第52-54页
        4.2.2 仿真结果分析第54-58页
第5章 硬件设计与实验验证第58-70页
    5.1 硬件系统结构第58-59页
    5.2 器件选型第59-61页
        5.2.1 储能电感的选型第59页
        5.2.2 储能电容的选型第59-60页
        5.2.3 功率开关的选型第60页
        5.2.4 二极管的选型第60-61页
    5.3 控制电路设计第61-64页
        5.3.0 功率回路设计第61页
        5.3.1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第61-62页
        5.3.2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第62-63页
        5.3.3 驱动电路设计第63-64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64-70页
        5.4.1 稳态特性实验分析第65-67页
        5.4.2 能量管理实验分析第67-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工作总结第70页
    6.2 工作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频域控制方法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设计
下一篇:性别、隐私和规训:幼儿园如厕文化的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