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新型专变采集终端的设计方案 | 第14-26页 |
2.1 新型专变采集终端功能分析 | 第14-15页 |
2.2 新型专变采集终端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16页 |
2.3 各模块方案设计 | 第16-24页 |
2.3.1 管理CPU板方案设计 | 第16-18页 |
2.3.2 电压电流采集单元方案设计 | 第18-19页 |
2.3.3 智能无功补偿单元方案设计 | 第19-21页 |
2.3.4 系统供电单元方案设计 | 第21页 |
2.3.5 外围设备通信接口与遥控单元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2.3.6 中压电力线通信单元方案设计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新型专变采集终端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 | 第26-42页 |
3.1 管理CPU板硬件电路设计 | 第26-34页 |
3.1.1 LPC1788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26-28页 |
3.1.2 数据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3.1.3 按键与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3.1.4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3.2 电流电压采集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第34-36页 |
3.3 供电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3.4 智能无功补偿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3.5 中压电力线通信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第38-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新型专变采集终端接口协议及算法处理 | 第42-56页 |
4.1 专变采集终端与外围设备接口程序设计 | 第42-47页 |
4.1.1 专变采集终端与智能总表之间的数据通信 | 第42-43页 |
4.1.2 处理器与中压电力线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 | 第43-47页 |
4.2 专变采集终端与后台主站通信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4.3 谐波计算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4.3.1 FFT算法简介 | 第48-49页 |
4.3.2 采用同步采样数据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 | 第49页 |
4.3.3 采用ADC采样数据进行间谐波分析的方法 | 第49页 |
4.4 无功补偿控制策略程序设计 | 第49-54页 |
4.4.1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4.4.2 无功补偿策略 | 第51-53页 |
4.4.3 无功补偿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新型专变采集终端应用实例与运行评估 | 第56-66页 |
5.1 应用实例 | 第56-60页 |
5.1.1 实现参数远程下发 | 第56页 |
5.1.2 实现远程数据召测 | 第56页 |
5.1.3 实现远程数据查询 | 第56-60页 |
5.2 现场应用实例分析 | 第60-65页 |
5.2.1 中压电力线通信现场几种安装方式 | 第60-61页 |
5.2.2 中压电力线通信的传输特点 | 第61-62页 |
5.2.3 案例分析 | 第62-65页 |
5.3 基于中压电力线通信的专变采集终端带来的好处 | 第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