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启润钢铁中心”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应用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第15-16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第19-26页
    2.1 绩效评价第19-20页
        2.1.1 绩效以及绩效评价的概念第19页
        2.1.2 绩效评价的方法第19-20页
    2.2 平衡计分卡第20-23页
        2.2.1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第20-21页
        2.2.2 平衡计分卡特点第21-23页
    2.3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第23-26页
        2.3.1 建立的原则第24页
        2.3.2 建立的流程第24-26页
3 启润钢铁中心现行评价体系现状第26-30页
    3.1 启润钢铁中心介绍第26-27页
    3.2 启润钢铁中心绩效评价出现的弊端第27-28页
        3.2.1 传统绩效评价的缺陷第27页
        3.2.2 钢铁中心战略目标未实质性落实第27-28页
        3.2.3 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程度不高第28页
    3.3 建立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8-30页
        3.3.1 平衡计分卡建立的必要性第28页
        3.3.2 平衡计分卡建立的可行性第28-30页
4 启润钢铁中心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0-46页
    4.1 启润钢铁中心战略目标的确定第30-32页
        4.1.1 战略目标确定的方法第30页
        4.1.2 钢铁中心内外部因素分析第30-32页
        4.1.3 启润钢铁中心战略目标分析及确定第32页
    4.2 绘制启润钢铁中心的战略地图第32-35页
        4.2.1 战略地图第32-33页
        4.2.2 启润钢铁中心战略地图第33-34页
        4.2.3 分析启润钢铁中心的战略地图第34-35页
    4.3 构建启润钢铁中心绩效评价指标第35-39页
        4.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5-36页
        4.3.2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6-39页
    4.4 确定指标权重第39-46页
        4.4.1 权重的确定方法第39-40页
        4.4.2 启润钢铁中心指标权重的设计第40-46页
5 启润钢铁中心基于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第46-56页
    5.1 平衡计分卡评分标准第46-48页
        5.1.1 财务指标评价标准第46-47页
        5.1.2 非财务指标评价标准第47-48页
    5.2 启润钢铁中心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分析第48-53页
        5.2.1 财务维度计分第48-50页
        5.2.2 其他三维度计分第50-53页
    5.3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第53-54页
        5.3.1 财务维度第53页
        5.3.2 客户维度第53-54页
        5.3.3 内部流程维度第54页
        5.3.4 成长与发展维度第54页
    5.4 建立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难点及解决方法第54-56页
        5.4.1 战略目标的准确描述第55页
        5.4.2 平衡计分卡指标设计第55页
        5.4.3 平衡计分卡标准的确定第55-5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研究的局限第56页
    6.3 展望第56-57页
    6.4 创新点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算法及其CUDA实现
下一篇: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评价对象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