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1.1 盲蝽的研究概述 | 第8-14页 |
1.1.1 盲蝽的种类及分布 | 第8-9页 |
1.1.2 盲蝽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成因 | 第9-12页 |
1.1.3 盲蝽的综合治理研究 | 第12-14页 |
1.1.3.1 化学防治 | 第12-13页 |
1.1.3.2 生物防治 | 第13页 |
1.1.3.3 农业防治 | 第13页 |
1.1.3.4 物理防治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盲蝽的抗性研究 | 第14-17页 |
1.2.1 国内外有关抗性的报道 | 第14-16页 |
1.2.2 国内外盲蝽的抗性机制研究 | 第16-17页 |
1.3 新烟碱药剂的抗性研究 | 第17-19页 |
1.3.1 新烟碱药剂的简介 | 第17-18页 |
1.3.2 新烟碱药剂抗药性 | 第18-19页 |
1.4 盲蝽p450基因研究 | 第19-21页 |
1.4.1 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简介 | 第19-20页 |
1.4.2 国内外有关细胞p450基因的研究 | 第20-21页 |
2 引言 | 第21-2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3.1 绿盲蝽的多代筛选 | 第23页 |
3.1.1 供试昆虫及饲养条件 | 第23页 |
3.1.2 实验试剂、仪器及筛选方法 | 第23页 |
3.2 绿盲蝽的酶活力测定 | 第23-25页 |
3.2.1 实验试剂及器材 | 第23-24页 |
3.2.2 羧酸酯酶CarE测定 | 第24页 |
3.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测定 | 第24-25页 |
3.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3.3 绿盲蝽两个P450基因(CYP395G1和CYP4EY1)表达量的测定 | 第25-32页 |
3.3.1 供试昆虫及实验材料处理 | 第25-26页 |
3.3.2 试剂及试剂盒 | 第26页 |
3.3.3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第26-28页 |
3.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8-29页 |
3.3.5 PCR产物克隆、鉴定及序列测定 | 第29-30页 |
3.3.6 3'RACE和5'RACE | 第30页 |
3.3.7 序列分析 | 第30页 |
3.3.8 绿盲蝽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30页 |
3.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3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2-43页 |
4.1 绿盲蝽呋虫胺抗性品系选育 | 第32-33页 |
4.2 绿盲蝽呋虫胺抗性品系中解毒酶活性比较 | 第33-34页 |
4.3 绿盲蝽两个P450基因(CYP395G1与CYP4EY1)的克隆及不同条件下表达量分析 | 第34-43页 |
4.3.1 绿盲蝽CYP395G1和CYP4EY1的克隆 | 第34-35页 |
4.3.2 绿盲蝽CYP395G1和CYP4EY1的序列分析 | 第35-40页 |
4.3.3 绿盲蝽CYP395G1和CYP4EY1基因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分析 | 第40-41页 |
4.3.4 呋虫胺短期诱导绿盲蝽P450表达变化 | 第41-42页 |
4.3.5 呋虫胺长期胁迫绿盲蝽CYP395G1和CYP4EY1表达变化 | 第42-4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5.1 绿盲蝽呋虫胺抗性品系选育 | 第43页 |
5.2 绿盲蝽呋虫胺抗性品系选育过程中解毒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43-44页 |
5.3 绿盲蝽p450基因(CYP395G1和CYP4EY1)的序列分析及不同条件下表达量的比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Abstract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