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苗期耐盐碱生理特性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5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关于玉米盐碱胁迫生理研究第11-12页
        1.2.2 关于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第12-13页
        1.2.3 关于玉米耐盐碱遗传特性研究第13-15页
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5-18页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15页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5-17页
        2.2.1 表形指标第15-16页
        2.2.2 光合指标第16页
        2.2.3 抗氧化酶活及可溶性物质第16-17页
        2.2.4 根系指标第17页
    2.3 数据处理第17-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42页
    3.1 盐碱胁迫下玉米苗形态性状的变化第18-23页
        3.1.1 玉米自交系苗形态性状的变化第18-19页
        3.1.2 玉米杂交种苗形态性状的变化第19-20页
        3.1.3 玉米苗根冠比的变化第20-21页
        3.1.4 玉米苗形态性状杂种优势的变化第21-22页
        3.1.5 玉米苗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第22-23页
    3.2 盐碱胁迫下玉米光合指标的变化第23-28页
        3.2.1 玉米自交系苗的光合指标变化第23-24页
        3.2.2 玉米杂交种苗的光合指标的变化第24-25页
        3.2.3 玉米光合指标杂种优势的变化第25-26页
        3.2.4 玉米苗光合指标的遗传分析第26-28页
    3.3 盐碱胁迫下玉米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第28-32页
        3.3.1 玉米自交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第28-29页
        3.3.2 玉米杂交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第29-30页
        3.3.3 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杂种优势第30-31页
        3.3.4 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遗传分析第31-32页
    3.4 盐碱胁迫下玉米根系性状第32-39页
        3.4.1 玉米自交系苗期根系的变化第32-34页
        3.4.2 玉米杂交种苗期根系的变化第34-36页
        3.4.3 玉米根系性状的杂种优势第36-38页
        3.4.4 玉米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8-39页
    3.5 玉米苗期形态及生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9-42页
4 讨论第42-46页
    4.1 关于玉米苗期耐盐碱的鉴定方法与筛选指标第42-44页
    4.2 关于玉米苗期耐盐碱胁迫的遗传特点第44-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赫兹技术在牧草品种及种间差异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绿盲蝽抗呋虫胺品系的汰选与其解毒酶的研究